繁体版 简体版
159TXT > 历史 > 缅甸风云 > 第153章 一九七八年旱季战争的下半场

18日,掸北局势有了新变化。

会师滚弄后,缅东北军区仅存的重兵集团出兵占领霍班,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缅军渡江部队不多,但其背后意图很值得九旅重视。

摆在滚弄缅军面前的只有三条路可走,固守待援;挥师西进,打通交通线;又或者南下作战。

张扬最希望敌人选择死守滚弄,给九旅充足的调动、整补时间,可以从容的布下天罗地网。

目前来看,缅军还没这么做,不会乖乖地跟着指挥棒走。

张扬看来,挥师西进、以图收复失地,并打通交通线,最不可取。

滚弄至兴威,直线距离六十余公里,兴威至腊戌近五十公里,此段中缅公路大半被九旅控制。

缅军滚弄集群才7个营,在连遭败局的背景下,挥师西去无疑是最烂抉择。

张扬不相信缅军会这么蠢,若是真的这么做了,九旅就在兴威-孟利一线,以逸待劳,等着滚弄集团落入口袋。

缅军试探进攻萨尔温江西岸,九旅并不急于调重兵东进,而是利用侦察营、游击队,与敌人缠斗。

从大局来看,滚弄集群最可选的方略,一是全力南下,在九旅合围前,逃出包围圈。

二是将固守与西进两策结合起来,先期稳守滚弄一段时间,待南方大军集结完毕,大举反攻后,与主力遥相呼应,侧击九旅后背。

全力南下之计,看起来简单,沿着萨尔温江南下,攻取沿江的孟杰、孟瑙等镇,再向西夺取当阳、孟崖。

抵达孟崖镇就逃出生天了,可向北走南榜回腊戌,也可向西经桑凯去昔卜。

南下作战之难点在于,滚弄到当阳没有公路可走,直线距离近100公里的路途全是高山雨林区。

此等地区比东边的金三角还荒芜、落后,沿途无大路可走,更没有补给地点。

缅军若是南下,必须做好“野人山行军”的准备。

坐困死地,茫然四顾之下,竟无坦途,何去何从非常考验缅军高层决策,与滚弄指挥部的指挥能力。

敌之绝境,可谓我之胜地,九旅获得短暂的战略优势,可以坐等着缅军出招。

以往的战役,九旅都是急打急收,以最快速度结束战斗,滚弄战役就不同了,要缓进缓打。

战法不能大开大合,而是小步慢进,不断收紧包围网,小口吃掉敌人外围兵力,压缩敌人空间,逼迫缅军大犯错,再一举拿下。

16日起,侦察营一分为二,一部以老街为核心,在滚弄以北山林,与敌人周旋。

一部渡江西进,汇合游击队,打击敌人渡河部队的同时,努力扩红,将游击区变成解放区,修复兴威-滚弄公路。

至于九旅南下主力,依旧在孟利镇一带休整,并协助建造山口防线。

中线战场平息,丑角迫不及待地的跳上舞台,卖力表演。

18日,彭家声再度发声,在电文里大声诉苦,控诉以自己为代表的少民武装被缅族主义排斥,请求总书记回来主持公道。

相比月初暗搓搓的敌在党中央的檄文,彭家声更擅长叫苦,展示什么才叫见风使舵,服低做小。

这可是传统技能,练了十几年,用起来得心应手。

彭老倌变化如此大,一小部分原因是缅共有惊无险,渡过生死大关,又能摆威风了。

更重要的是,九旅下山后,居然一路攻城略地,且即将打到腊戌。

如此大功,是缅共前所未有的惊天大胜。

过去二十年,缅共别说县城了,就连滚弄这样的大镇都没能打下。

一星期内,九旅打下的战绩,比人民军二十年战功之积累,还要大得多。

若此惊世骇俗的战果,短时间内传遍缅北,甚至中南半岛各国都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

如此看来,缅共又行了!

彭家声墙头草特质又冒出来,他指责中央的调门不断降低,不再囔囔清君侧,另一边不断向张扬示好。

张扬没工夫搭理此等小人,任他跳,看他能跳多高,飞多远。

就连缅共一天十余通电报,张扬也不搭理,相比于虚文浮礼,他更看重能拿到手的东西。

刚夺下大片地盘,稳住新解放区,备战下一场大战,才是当务之急。

18日早晨,解放区巡逻大队在兴威召开誓师大会,12支巡逻队奔赴公路沿线,进驻乡村要地。

对解放区的控制,九旅有一套高效的治理办法。

不过新解放区民情不同于山区,主要表现为人口更多、缅族人口占比将近5成。

地理环境也大为不同,以盆地小平原、山谷丘陵为主。

新解放区大体分为两块,一是兴威县,地理上属于兴威盆地,是南渡河出山后,冲积造就的首个山间平原。

坤洋镇以南,地形过度到峡谷地形,一直南下到孟洋镇地界,峡谷才终结,再往南是腊戌平原。

此段峡谷

公路,以西是相对矮小的纳塔山脉,再往西是南渡盆地。

峡谷以东是以纳玛山脉为首的掸邦高原群山,地势比纳塔山更为高大、险峻。

九旅实控的坤洋-孟利山口段,地形较为和缓,以丘陵地带为主,呈现为南窄北宽,大致为向北开口的喇叭峡谷。

峡谷段地势狭长,村落大体沿着公路分布,人口约为1万人。

兴威盆地人烟密集,人口数不低于5万,也因如此才设立兴威县。

无论兴威还是南峡谷,人口结构都以缅族为主,越是靠近公路、平原,缅族村落就更多,偏僻农村以掸族、克钦族为主。

如何治理缅族人口占优势的地域,是九旅从没遇到过的难题。

具体施政细则下传时,遇到了杂音,一小群干部高喊要铁腕治理,以铁血手段镇压反抗,并施行强制劳动。

细究他们的身份就会发现,这些干部都是少民出身,华夏干部看问题更平和不会如此偏激,更不会参合此事。

干部态度出现分化,张扬并无讶异,并理解强硬态度背后的缘由。

奈温政府上台后,全面推行大缅族主义,整个国家的上升渠道,全被缅族掌握。

考学、参军、公务员等优势职业,无一不是缅族优先。

缅族优先的另一面是更残酷的种族歧视,军政府将各民族分成三六九等,亲近缅族的孟族、若开族是二等公民。

克钦族、掸族等造反大族,是三等民族,至于人口少的少数民族则更下等。

民族歧视并不止于政策歧视、社会歧视,更体现在法律上,《公民法》明文确定民族差别政策。

若无张扬穿越,再过几年,当局还会推出颜色不一的身份证,果敢族拿的是第三等证件,出家门就被歧视。

民族歧视充斥在缅甸社会每一个角落。

在缅北,军政府对少数民族只有索取、歧视、压迫,没有带来一丝先进制度与文化,更没有促进经济发展。

如此残暴的政府,少民干部将怨气撒在缅族百姓上,也就不难理解!

何况缅族百姓就那么的无辜?

他们是怎么迁入缅北的,他们的土地是从何而来的?

这些问题没法深究,若是纠结下去,革命事业必沦为种族屠杀,缅北将变成卢旺达。

争夺生存空间带来的仇恨,只要是人口密集的国家、区域都会有,除非是白人灭绝印第安人。

华夏两广地区的土客械斗,持续之久,杀戮之残酷,缅北民族冲突,在它面前不过是小虾米。

土共解放两广后,很长时间内,也只是压制了土客矛盾,矛盾解决要到新世界经济大发展,大家一切朝钱看后,才消弭仇恨。

回到缅北民族矛盾上,仇恨情绪、敌对政策是要不得的,唯有各民族和平发展,共同富裕,才是唯一出路。

针对少民同志的情绪,张扬赶回兴威,召开南下干部大会。

“同志们,我们的革命目标是解放全缅甸,打倒独裁军政府,将国家建设为美丽、富强国度。”

“革命出路只有解放全国一条路可走,妄图偏安一隅是取死之道。若我们抛弃理想,党组织就会内部腐坏,外部敌人亦会卷土重来,内外夹击下,我等会死无葬身之地,党的事业也将毁于一旦。”

张扬扫视一眼台下干部,坚定的说:“要解放全缅,夺取全国政权,就必须争取两千万缅族人民。这是革命成功的必备条件,没有它路可走。”

“想要获得缅族人民支持,就必须高举阶级斗争的旗帜,引领广大受压迫人民,打倒独裁统治阶级。”

“西方帝国主义惯用的社会纵切法,以民族、肤色、群体来竖分社会,不断强调民族、肤色之间的矛盾,以此掩盖阶级矛盾...”

“这种统治手段听起来很美,在缅甸却不具备可行性,我们没有那么多金钱收买、分化社会各阶层。”

“阶级斗争永远不过时,我们身负红旗,就必然走社会主义道路...”

“回到如何对待新区缅族百姓的问题上,民族压迫要不得,民族解放、民族和平才是正途。”

会议后半段,李国成出来灭火。

“思想出了偏差,就要及时纠正,同志们要怀着正确的工作态度,奔赴辽阔的农村社会,为解放事业而奋斗。”

“想法出了偏差的同志,不要有思想包袱...”

纠正少民干部的错误思想后,具体施政上,旅部做了新调整。

跳得最高,声音最大的干部,调离新岗位,到张扬、李国成身边工作,以安人心。

犯的这点错误没到公开检讨,乃至整风的地步。

党培养一名干部不容易,不能...

对九旅来说,培养一名合格干部,还真是非常不容易,每少一个,都会让张扬心疼很久。

根据地发展时间才一年多,时间太短,没来及培养更多人才,可发展脚步从未停歇,地盘不断增大,

工业建设不断扩大,干部一直不够用。

这批思想走偏的干部,张扬这么轻拿轻放,是目前最可取的办法。

南下干部成分也做了调整,加入更多的华夏干部,各基层都是华夏、少民搭配干活。

得亏有一批华夏干部可用,不然组织工作真没法展开。

少民干部人数少,学习能力差,老观念根深蒂固,工作能力普遍比知青低很多。

张扬庆幸自己一直坚持搜罗知青,和培养华夏农家子弟,不然此次新解放区治理,麻烦少不了。

“政委,干部学校不能再拖了!”

要解放全国,张扬觉得起码要10万干部,乃至50万也不多,折中一下,目标就定为30万干部。

可根据地目前不算军官,民政职员才一千人出头,干部培养任重道远,也迫在眉睫。

李国成掐掉烟,皱眉道:“快了,争取在12月低开课。”

张扬不满意地说:“只有干部学校还不够,工人夜校、会计学校等学校也要办起来。”

“大学办不起,多开点专业学校,特殊学校,还是可以的!”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