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59TXT > 历史 > 缅甸风云 > 第107章 盐荒

酒杯砰的一声砸在地上,彭家声怒问:“张扬想干什么?”

九旅打下勐古、邦曼,作为曾经果敢王,彭家声消息最为灵通,先于缅共总部和缅军得知这一变故。

幽居山村的彭家声正通过其胞弟私下活动,谋求重出江湖。

视果敢为自家地盘的他,当然不能忍受竞争者的加入,更何况是远在西北的九旅。

彭家富幽幽道:“来者不善!”

九旅跨越百里大山占领果北,来了就不会再走,意图独占果敢的彭家,自然视之为一大对手。

“张扬早有叛变之心,我看九旅上下全是野心家。”彭家声气急败坏的大骂。

彭家兄弟多次向谢和华示好,试图拉拢九旅作为奥援。

吃了好处的支书,拍拍屁股就回根据地,之后就对彭家富不理不睬。

吃了瘪的彭家富明面只是东北军区副参谋长,也没法立刻报复,心里也是憋了一股气。

“要不要联系那边,给九旅来一记狠的。”彭家富手指腊戌方向。

彭家声摇头,“可以私下通知,但不用抱多大期望。”

雨季正隆,缅军不可能冒雨进攻山区。

古凯战役传到缅共总部,镇住一众对九旅心怀不满的人,彭家兄弟也对局势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接连在九旅手下吃亏的缅军,现在更不能为了讨好彭家,贸然进攻果敢北部山区。

彭家富不甘心的问:“就这么干看?”

“你回邦桑,暗中宣扬九旅要分裂中央的野心,给老头们上上眼色。”

九旅一直从总部拉人,宣传时带有西北军区大兴,总部已明日黄花之意,早就引起一堆人的不满。

邦桑一直流传中央要撤换张扬等人的流言,诸如此类的谣言是越来越多,愈演愈烈。

彭家富奸笑道:“我加一把火,要是老头们真的罢免张扬,那就有乐子了!”

“你想得太美!”

多次被整后,彭家声假名养病,一直幽居邦桑乡下小村,缅共也没敢撤掉他副司令职位。

而彭家富依旧担任军区副参谋长,就连四弟也任职副县长,彭家分据要职,不坠声望。

彭家都如此,远在西边的九旅,总部更鞭长莫及,人老成精的中央委员们不会轻举妄动的。

东边野心家在暗室阴谋,西边敞亮生意也越做越大。

“老板,新鲜食盐大批发,你要不要来点?”

南坎对岸大集市里,人来人往,好不热闹,今天恰好是逢七大集,玉石商人集中在今天交易。

富态的克钦头人捏一点盐试吃,满意的点头问:“价格多少?”

“一拽80缅元,大批量采购有优惠。”

一拽就是一缅斤,是缅甸百姓的通俗叫法,约为1.6公斤(3.2市斤)。

头人惊讶的问:“不用人民币?”

玉石大宗交易,九旅只收人民币,克钦商人的现钞多为缅元,要先兑换成人民币。

兑换时有手续费,还麻烦,马帮多少有些厌言,但为了做买卖只能接受。

“九旅为朋友考虑,吃点亏,近期收缅元了!”

头人不动声色的问:“我要10袋,优惠多少?”

河边大集市里,买卖的计量单位很多,一箩筐、一麻袋、一缅斤、一缅砣、一市斤都是计价单位。

食盐推销员早就习惯折算各种单位,熟练的说:“我们一袋也可以是100缅斤,10袋以上优惠5元。”

“能不能再低点?”

“你知道最近行情的,密支那盐价高达120缅元以上,你运回去就能大发一笔。”

算了下倒卖的差价,头人笑了出来,提来一大麻袋钱,买下15袋细盐。

今年雨季早来,导致缅北歉收,下缅甸雨水来得更早,影响了海边食盐生产。

缅甸海盐主产地是伊洛瓦底省,盐季为10月至次年5月。

今年4月就有风灾(热带季风)登陆,导致盐季少了2个月,盐田普遍减产一半左右,亩产不到5千缅斤。

风灾造成的盐荒,由南及北蔓延到缅北。

4月官方盐价涨到40缅元,之后盐价一路疯涨,到5月初就达60缅元。

这只是官方统销价格,人民商店有价无货,食盐早就被倒卖到黑市。

5月25日,曼德勒的黑市盐价到了80缅元,一直被歧视对待的克钦邦,物资更为稀缺,密支那盐价飙升到100元以上。

盐是必需品,贫穷的各族百姓,又怎会提前囤积食盐,盐价飙升,也只能到黑市上购买。

每一次自然灾害,带来的物价波动,都是军政府和既得利益者对底层百姓的盘剥,盐荒也是不例外。

缅甸统销统购时,搜刮盐民的每一粒盐,却没有照价销售,以平息高涨的物价。

有权有势的军人和官僚上下其手,一起挖空国家库存,合力推高盐

价,又一次割人民的韭菜。

4月底投产的盐厂,刚好赶上盐荒,为了平息物价,减少人民的疼苦,九旅向外界大量出售食盐。

当然,这只是对缅广播的宣传里真实报道的一部分。

盐价如此疯涨,正是收回投资成本的好机遇。

4月27日起,盐厂每天对外出售50吨以上食盐,主要通过马帮对外走私,根据地内部依旧维持盐价不变。

昨天一天根据地供销社以78元的均价,出售了60吨食盐,共计获得150万缅元。

食盐交易并不全用缅元,易货贸易获得了一些玉石,另外回收部分人民币。

保守估计,整个5月食盐收入超过3千万缅元。

若军政府不努力平息盐价,如此高额的利润将持续到9月份。

盐荒是食肉者们的狂欢,也是九旅赚取高额利润的机遇期。

东征行动顺利,食盐走私也让盐厂快速回本,这些天里,旅部一直洋溢着喜悦气息。

“这么高价,再卖半年,盐厂都能收回投资成本了。”谢和华翘着二郎腿悠闲地畅想。

盐盆总项目包括盐矿、小水库、和盐厂等,九旅直接投资800万人民币,这还不包括投入运输工具和人力成本。

盐盆一期产盐可达10万吨/年,根据地内部当然消化不了,设计时就考虑外销,瞄准全缅市场。

食盐是大宗商品,价格低廉,若要和海盐竞争市场,走私价格更低,要在20缅元以下。

如此计算下来,盐厂盈利要3年以上。

可没想到遇上十年一遇的盐荒,大大加快了回本速度。

张扬笑着摇头:“盐是必需品,但食用量不大,再高下去就没人买了。盐价很快就会降低。”

缅甸是个封闭市场,炒盐玩家是当局掌权者,韭菜是三千多万缅民,市场小又封闭,搞不了击鼓传花,高盐价坚持不了多久。

相比赚钱,张扬更关心宣传攻势。

“对缅广播这次收获可不小。”

谢和华乐呵呵的回话:“宣传深入人心,用黑话讲就是奠定江湖地位。”

国家大事、民族纷争、叛乱与战争,这些新闻老百姓早就听厌了,更何况是有收音机的中等收入人群。

盐价、物价就不一样,就在身边发生,每天都在变化,挑逗着每个听众的神经。

新闻不需要多加工,就只是原原本本的每日通报物价,就足以让听众感同身受,对当局心生不满。

在这次盐荒中,当局毫无办法,坐视盐价暴涨。

以《劳动者日报》、缅甸国家广播电台为首的官媒对此装聋作哑,似乎不报道就代表无事发生。

炒盐获利的只是一小撮人,更多的中收入群体深受其害,听着收音机发愁时,心中不满在积累。

此次物价实时报道,让对缅广播收听人数大涨。

据曼德勒等大城市潜伏密谍所报,已有市民群体私下讨论北边的广播台,向朋友推荐广播里好听的节目。

对缅广播大受欢迎的一个侧面证明是收音机销售大好。

刚扩建的电子厂,每天出产300多台收音机,也都通过马帮销售一空,实现产销两旺。

“敌人犯错越多,我们的宣传就越有力!”

在这个不比烂的年代,缅甸军政府领先时代,最先进入碧蓝的世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