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59TXT > 历史 > 缅甸风云 > 第105章 木兰钢铁厂

回保山的路上,林智贤的车被汽车检修站员工叫停。

九旅和各地交通部门合作,在盘山公路上每隔20公里,设置一个检修点,为汽车提供补水、加油、检修、刹车片降温的保障服务。

检修点配有电话机和无线电台,确保出现交通事故、坍方时,可以及时呼叫支援,和叫停前后方车辆。

“旅长让你回芒市,评估当地的焦煤矿。”

林智贤激动的夺来电文,“真的太好!”

本已失意却不成想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老林乐滋滋的上车,调头返回德宏州。

当天下午,林智贤就赶到雷秀山。

和镇安煤矿不同,雷山煤矿开发程度非常低,只有一条狭窄矿洞打入山体。

“山顶总是打雷,当地德昂族百姓就叫它雷山,煤矿随之改成雷山煤矿。”

德宏州矿业局干部打开手电筒,带头弯腰走进坑道:

“大跃进时,保山地委响应中央号召,在区内大举找煤,雷山煤矿就是那会发现的。那时德宏还是保山的一部分。”

“大炼钢运动很快停息,当时只探明300万吨储量,储量小且开发难度大,就没有继续开发。”

矿洞里回荡着老干部的诉说:

“71年刚独立建制的德宏州想大炼铁,再次开发雷山,新探出3个煤层,储量更正为1000万吨。”

“按照省勘探局估算,应该有2-3层煤没被发现,储量可能达到1500万吨以上。”

老干部闷声道:“只是储量再多也没用。艰难打通矿洞后,发现山体渗水量大,难以开采,加上德宏无处用煤,75年再次撤销煤矿,只留下一个积水坑道。”

坑道深入山体近百米,坑底积水很多,走到一半时,为了安全考虑,林智贤放弃一探究竟的计划,返回路面。

雷山煤矿是西南落后省份,试图独自工业化的失败试验,没有国家资本扶持,想要自力更生太难了!

这个时代,家里有矿不代表有钱,往往是贫穷和落后。

“有煤质分析吗?”

林智贤刚问,老干部早有准备,递来泛黄的文件。

煤质肥煤,发热量约8200大卡,粘结指数90%,含硫量约为1.8%,可采煤层5层,煤层平均厚度3.2米。

比起大煤矿,煤质较一般,但在滇南却是少见的优质煤矿。

有焦煤可用就不错了,没啥可挑剔的。

可一想到开发难度,林智贤就头皮发麻。

雷山煤矿没法露天开采,只能斜井作业,需要修建主副井、通风系统、运输系统、安全系统等地下设备,地面还要有堆货场、煤仓等。

通往外界的公路也要打通,更别说投资巨大的采煤机械。

粗略算下来,至少要投资800万元。

这数目可真够吓人的,德宏州一年的财政收入都没这么多。

如此重大的投资,必须要军区常委会来决定。

张扬等人商议许久,就连香江的李国成也通过电报参与讨论,大家一致决定要投资。

根据已有资料,横断山脉往南是贫煤区,一直到中南半岛才有零星大煤矿。

依据杨教授的地质报告,莱别山几乎没有煤矿,张扬在后世也没听说缅北有大型焦煤矿。

根据地没有焦煤,又要发展钢铁工业,那近在家门口的雷山煤矿就成了必然选择。

虽然投资巨大,项目总投资超1千万元,但咬咬牙还是能支持的,早开发早受益,晚了就可能错过时机。

经一星期的充分讨论,基层战士也知钢铁工业的巨大意义,共同支持旅部计划。

根据地最大的对外投资项目,由此启动。

德宏深知先上车后买票的好处,在省府默许下,悄然启动雷山煤矿共采计划,抢先一步动员农民修路。

九旅调配一个工程团,参与修路工程。

为了尽早卖煤换钱,也为了让平炉尽快投产,雷山煤矿公司采用边建设边采煤的作业方式,争取在6月底出煤,供应钢铁厂。

林智贤着急的走进来,喊道:“旅长,德宏是不是疯了?现在是6月,正是高温雨季,进山干活不要命了?”

张扬望着窗外雨滴,面无表情的说:“他们有自己的考虑,你就别操心了!”

雨季修路风险大,鲜有人敢挑战大自然天威。

可德宏人不信邪,就是要进山修路,争取一个月内打通煤厂公路。

与天斗其乐无穷,就是这个时代华夏人民的信念。

九旅也没退缩,已北调12台挖掘机和28台渣土车,更别说正在采购的采煤机械,正源源不断南下。

德宏投入的是人力,九旅却是人、物、财,全投了进去,付出的代价一点都不小。

而且芒市纬度和海拔都更高,年降水量比缅北低了一个等级,雨季并没有想象的恐怖。

木姐是日日下雨,

那雷秀山是三天一雨,偶尔还有三五天是大晴天,平均气温很少超过35°。

芒市雨季远没有缅北恐怖,这也是华夏传统边界只延伸到瑞丽江的原因之一。

为了让民工更好工作,九旅发放特别补助金,每人每天可领0.5-1.5元,月薪最高可达45元。

此时京城干部月薪也才60元。

如此高薪,百姓自是蜂拥而来,没有点关系的,还当不上煤厂民工呢!

每天吃三顿带肉饱饭,中午还有糖水凉茶喝,单凭吃这点,就让老百姓抢着干。

“你是九旅干部,不用替滇省人民考虑太多!”张扬瞥他一眼,暗想环境真能改变人。

林智贤长期呆在滇省,似乎更站在滇西人民的立场考虑问题。

“走吧!上钢铁厂看看进度!”

出门时,张扬又说:“钢铁项目采购完毕,你就呆在木姐监工,春城职务交给钱立。”

钱立升任第一工程团大队长后,在基建一行算是做到头了。

他主持的雷山煤矿项目,进度快,还无一人死亡,可见组织能力之强,张扬有意加加担子,让其接任林的职务。

春城特派员的工作分两部分,一是和省府打交道,顺利完成燃油、粮食等物资采购任务,另一是落实工业项目,尽快将设备和人才送回根据地。

这份工作技术含量不高,更强调长袖善舞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人打交道恰好是钱立专长。

“啊!这...”被突然的消息打击到,林智贤呆站了一会。

“你不是一直抱怨两地奔波吗?”

“钢铁厂快投产了,你就专注于根据地工业建设,做自己擅长且喜欢的工作。”

被张扬这么开解,林智贤回过神,“那挺好的!”

两人出门,直接去东北坝子上的木兰钢铁厂。

之前铁厂叫木姐钢铁厂,名字前挂木姐的单位很多,钢铁厂职工嫌名字不够特别。

工人们讨论着改名字,征询张扬意见后,正式更名为木兰钢铁厂,这名字很受女同志喜爱,大家就此改口。

钢铁厂新厂房在攀钢老师傅的指点下已建成,正在展开平炉安装的准备工作。

两人先来到西北边的炼焦厂。

新炼焦厂设在瑞丽江边,直连煤用码头,可以就近吐纳北方顺江而下的雷山煤炭。

“两个炼焦炉都建好了,总进度会稍慢于平炉复建。”

张扬:“煤炭精选呢?”

“在码头旁,洗煤、粉碎、混合等备煤作业,都在那边完成炼焦前的所有作业。”

望着高高的初冷器,张扬感慨道:“真是不容易。”

九旅上下都认为炼钢很简单,有了铁就会有钢,根据地很快就有海量的钢铁可用。

可实际上手后,才深感煤钢联合体之难,为了一座小平炉,根据地新建了钢炉厂房、炼焦厂,投资了镇安煤矿和雷山煤矿。

更有许许多多的配套系统,钢铁基地人员扩大几倍,工人数达到600余人,更有近百名攀钢亲身指导。

不断的追加投资,总耗资高达三千万!

1978年的三千万啊!

保山一年财政收入才3898万元,滇省全省收入也就11亿元。

根据地单个项目投入就相当于一个地区的年收入,可见付出之多。

高大的平炉厂房更让人震撼,门口盖布的庞然大物,就是钢厂的绝对主角-平炉。

沈孝成在一旁解释:“厂房内正在检查蓄热室、加料室等设备,预计平炉明天进场安装。”

为了更好改进平炉,而不是简单的复刻安装,九旅特意请来沈孝成。

他历任攀钢生产组长、设备处副处长、初轧厂副厂长、机动处处长,是个不折不扣的钢铁专家,且精力充沛,领导能力超强。

为了他和几十名老师傅,九旅多给了十万港币,另外附赠3个赴港考察名额。

“平炉将会做哪些改进?”

沈孝成:“第一个大改是倾动式布局,这样会大大提高出炉效率,利用系数可达6.7吨/平方米·日,出炉速度缩短到8个半小时。”

“倾动式平炉产量是多少?”

“预计日产量可达214吨,年产6万多吨。远超设计的5万吨\年。”

光明前景就在眼前,但张扬有些不满意,“有没有更大的改进?”

练手机会来了,沈孝成激动地说:“若采用氧气顶吹技术,产量能增加一倍,达到12万吨。”

张扬摇摇头,“新建制氧厂投资巨大,不做考虑。”

攀钢制氧厂事故频发,现在正请日本专家来解决泄漏问题。

九旅贸然引进制氧厂,耗资多不说,且攀钢技术不成熟,出了事故,稚嫩的木兰钢铁工人无法解决。

沈孝成不死心,还想借机搞科研试验,“炉外精炼工艺很值得探索。”

张扬摇摇头

,“先就这样!以后你有任何新提议,可以来找我。”

好不容易搞来平炉,当然好用心呵护,安全生产是第一要务,可不能冒失上马新工艺。

“还要多久才能投产?”

“6月20日开炉!”沈孝成对此很有信心。

“那我就等着钢水流淌的那天,到时我为你们庆功!”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