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59TXT > 历史 > 缅甸风云 > 第75章 一九七八年,大豆和猪的故事

车队忙不停地往木姐运回大豆,首批收购量就达到2万斤。

张扬不由感慨,“真是守着宝山不自知!”

说到大豆,大部分人首先想到东北黑土地的高产大豆。

实际上,滇省是南方食用油大豆主产地之一,建国以来,历年播种面积都在6.7万公顷以上。

不像北方只能种一季,滇省一年四季都产大豆,除了海拔25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各地都有成规模种植。

滇东、滇北以春夏大豆为主,滇西、滇南以夏大豆为主,靠近南部的亚热带地区,也种植秋、冬大豆。

保山、临沧、景洪等地,除了夏豆,习惯种一些秋冬大豆,因为年关时节,豆价会高一些。

这次收购主力就是秋大豆。

秋豆一般是在7月初,等早稻、早玉米、烤烟收获后播种,霜前(11月份)收获,生长期不到4个月,生育期很短。

又因是在主粮休耕期播种,农民不甚重视,管理粗放,所以单产较低,一般是80~100斤/亩。

上何家寨的秋豆亩产达到100斤,已实为高产。

滇南冬豆则12月至翌年1月上旬播种,4月中旬至5月上旬成熟,产量会高那么一些。

根据地采购部已经瞄准今年的冬豆,正汇总各公社播种面积,计划大量收购。

滇省一年四季都产豆,但秋冬豆产量远低于春夏两季,出油率和蛋白含量也一般。

国粮系统主盯春夏大豆,多收秋豆是为了统筹调拨,以弥补省内或外省歉收的空缺。

也因如此,各地粮食所才默许九旅抢豆。

要是触及到国家统销统购和国粮体系的利益,各地公粮所职工分分钟砸了九旅采购队的秤砣。

想虎口夺食,门都没有!

根据滇省统计局的数据,77年省内大豆种植面积为4.8万公顷,只比71年的4.4万公顷的历史最低位高一些。

可见统销统购政策,严重挫伤公社种大豆的积极性。

去年全省气候很好,总产量达到8.5万吨,年均亩产220斤,思茅创下259斤的最高亩产。

种植面积最多的,是文山、红河、思茅、昭通,这几个地委有大片的盆地平原可供高产种植,其次才是临沧、保山、怒江等滇西滇南地区。

按地图位置和滇省习惯划分,保山实际属于滇西,西双版纳、红河州等地区,才是滇南。

不过瑞丽江以南的缅北百姓,喜欢叫瑞丽以北为滇南,根据地也就顺势将保山划入滇南。

滇省其他地区,九旅的农村商业网络无法覆盖,所以今年的目标,只收购滇南数个地区的秋冬大豆。

按保山地委的统计数据,辖区内去年共种植6000多公顷,总产大概9000吨上下。

其中大概6成给国粮收走,农民自留1-2成,九旅收购剩下的2000吨左右,临沧、景洪等地,大概还能收到5000吨。

这点收购量虽然很少,但够根据地内部使用了。

滇省大豆主要为食用油豆,商业采购部收购如此多,除了取油外,更多是为了豆粕喂猪。

孟牙河口,去年建临时船渡的地方,养殖场和农场合建了一个全新的大型养猪场。

一圈2米高墙,把八排长长的猪舍围在里面,也将阵阵猪叫和骚臭味拦在里面。

依靠原有母猪繁殖,和内地收购猪仔,河口养殖场初步圈养了500头猪仔和58头母猪,达成一期养殖目标。

正因这座“现代化”养猪场的成立,才逼着采购部四处扫货,以求更好的养猪。

小规模养猪可以像农家一样喂养,每天喂番薯藤、米糠拌饭。这样的土猪,生长周期慢,一般是清明养,年底杀年猪。

可规模化养殖,追求的是出栏速度,最好4-6个月就出栏。

这就涉及到卫生和饲料配比这两个核心问题。

猪的健康问题,猪场可以通过严格卫生和兽医治疗来解决。

但饲料问题,就必须借助外力,要旅部去解决。

只吃番薯藤和米糠的猪,做不到半年一出栏,必须要有良好的饲料配方,才能让猪猪快乐、健康地成长。

张扬根据后世的经验,给出了一份初略的饲料配比,其中玉米占60%-70%,大豆豆粕、毛桃叶发酵饲料等蛋白质占比15%左右,麸皮占7%-10%左右。

剩余的是各类维生素添加剂,和钙、铁、锌等必须元素。

具体饲料配方,需要养殖场在实践中摸索优化。

旅部要解决的问题是玉米和豆粕。

玉米相对简单,农场很快就能收获一批,余下空缺可以向辖内山民或者江北公社收购。

瑞丽江两岸的旱地普遍种植,不愁没有玉米作饲料。

大豆才是大问题。

张扬最先想到的是东北大豆。

可东北到瑞丽,长达300

0公里的路途,以这时代的运输效率,到岸豆价比猪肉价还高。

那就只能就近寻找货源。

翻阅滇省粮食局的数据,张扬才知道自己空守宝山而不自知,瑞丽县就种了几千亩食用油大豆。

刚进入78年,滇省示意保山放宽对九旅农产品的采购限制。保山地委心领神会,立刻放开稻米、玉米、大豆的限制。

卡在根据地脖子上的粮食枷锁一打开,九旅立马撕开铁幕的口子,到保山各地扫货,首要目标就是大豆。

收购大豆时,采购队顺势售卖自家工厂生产的板车、斗车、农具三件套。

农具最受欢迎,几乎次次卖空,板车利润最高,两厢一加,成功实现盈亏平衡,没让根据地财政大失血。

实际上,九旅也可以直接和国粮粮库购买大豆,价格也就比收购价高3成,大概9毛每斤。

这个价格绝对比和农民收购便宜。

但国粮系统很有老大作风,对买粮的根据地爱搭不理,因为人家不求九旅任何事情,无欲则刚。

调取国家粮食储备,是天大的事,滇省粮库有意出售粮食,也要层层申请、审批,报告可能要上报到计委。

如此拖沓的效率,张扬早就烦透了!

就是如此等待,好不容易等来购粮许可,给的却是陈粮。

根据地刚建立那会,在保山街头,张扬站如喽啰,求来的就是陈年稻谷。

没人想一直吃陈米!

有了不好的回忆,军区上下一致认同旅部的决议,哪怕高价从农民手里买粮,也不到粮库老爷那里受气。

大豆收购,是根据地迈出粮油自主的一步。

原以为会亏血本,没想到初级工业品卖得这么好,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更坚定全体指战员发展工业的决心。

曾经抱怨战士不务正业,整天就知道挖挖挖、建建建,都快忘光战斗本能的同志,也不再有怨言。

农具换粮食,再次证明工业建设的威力。

就算有人假装看不见,那食堂炒菜放的油多了,饭菜更香了!

这总能看得见,吃得到!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