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59TXT > 历史 > 缅甸风云 > 第190章 新时代的脚步

在滚弄停留几天后,张扬骑马北上老街。

老街是汉人聚集地,一到老街宛如回到了华夏南方的一处乡镇,目之所及皆是汉家风土。

只是当下剿匪大业如火如荼,街上人迹稀少。

这也有招工的原因,大量百姓都跑到南边山下的工地干活,老街人自然就少了。

在老街,张扬接见了引导部队解放老街的少年英才,也见了向新政府表功的族老。

老街虽熟,但却不是革命老区。

张扬只逗留了两天,就向东越界进入华夏。

在边境会见对口邦桑地区的干部代表后,就借道北上,在木城乡进入果北根据地。

此时的果北地区,刚土改结束,下山的少民都分到了土地和新住房。

每到一处,张扬都感受到了勃勃生机和人间烟火气。

从百姓的真诚的笑脸里,张扬感受到温暖,个人感受和“匪区”截然不同。

百姓欢迎,张扬很高兴,也就多留了几天,见到了每个村寨的老人,和妇女运动的杰出代表。

老区人民的觉悟很高,几乎全家老小一起上,到边境公路上干工,为修路事业尽一份力。

果北地区人口1万出头,就有8千多人民在工地领公分。

这可谓是全民修路!

有了百姓的鼎力支持,边境公路进展飞快。

全长180公路的山路,动工地点多达5处,算得上是全路段开工。

预计比原定进度快30天,即可全线打通。

当然,这只是土路开通,一场大雨就可能将黄泥路冲走。

好在现在是旱季,遇上了罕见的干旱期。

老天爷帮忙,修路主力的工兵营也在快马加鞭加进度,力争雨季前将桥梁、路基和排水渠建好,年内道路硬化。

1月25日,张扬沿着边境公路,骑马回到棒赛。

到了棒赛,算是回到家了,为期近一个月的下乡考察行程结束。

2月1日,张扬召开缅共北方局常委会议,后续还要举行民政部总结大会和军事会议等大会。

这些会议是对过去一年的总结,和对未来革命事业的展望。

按照预定的计划,本来应该是从78年底就要陆续开大会,但受战争影响,只能推迟到现在。

五大常委落座,张扬咳嗽一声开始作报告。

“报告大家也提前收到了,我就先说发现的问题,再说成绩...”

张扬说的问题主要有三,对缅族解放区的诊断极端又保守,果敢地区民间枪支泛滥,干部素质不够且缺额大。

刚接管缅族地区时,不管军队还是地方干部,都向上级表达出百姓不配合等意见。

部分党员将缅族视为敌为人,认为下乡工作很难做,要推行严酷的政治政策。

张扬下乡后,发现部分干部极端化了!

保守是指干部怀着敌对态度下乡后,工作做得很保守,没有投入百分百的精力去争取民心。

政策扶持力度和资源投放力度都小于旅部的要求。

这就导致很多物资堆放在城镇里,工作成效低于上级的预想。

说完这个问题,张扬简略提了自己的意见。

不要极端,缅族区土改不用急着推行,可以缓缓,推到夏收后也行。

只不过晚半年时间土改,问题不大。

夏收时,享受到解放区高粮价、低物价的好处后,百姓更支持革命工作。

有六个月的缓冲时间,也可以统一下乡干部的思想,将工作做得更完善、细致。

枪支泛滥的问题。

张扬是离开果敢,才收到剿匪指挥部的反馈的。

现在想起来,张扬都有些后怕。

果敢地区枪支多到超乎所有人想象。只是老街镇,在部队号召下,百姓就上交了各式枪支2600余支。

至今为止,果敢地区上交、缴获枪支四千多支,击毙抓捕匪徒一千两百多人。

老街镇人口不过五千多人,除去拿不了枪的老人、小孩,可以说是人均两支枪。

这还是老街群众基础好,又有张扬到访,百姓才主动上缴的。

可以想见,私藏的一定更多。

不愧是动乱百年的老匪区了,用武德充沛形容,都有些不够格。

枪支的种类非常多,中式的鸟枪、抬枪、老套筒、中正式等等,西式的毛瑟步枪、贝蒂埃1892步枪,李-恩菲尔德步枪等。

现代一点,就有ak-47、m16、56式等,甚至还有松子炮,青铜炮等“重武器”。

武器多到都可以开军事博物馆了!

得亏王飞出了个好办法,推出枪支换商品计划。

只要是枪,就能换胶鞋、铁碗、大米、食盐等物资。

不管枪多老多旧,只要拿来就能换物资,火力越强的武器,能换的东西就越多。

同时,王飞组建民兵小队,给他们带来安全感。

从大乱到大治,不管何种政策,都需要一定的时间。

张扬对果敢县的治理,提出了一个新建议。既然百姓自古就有当兵吃饭的传统,那就参军。

有志青年加入伟大光荣的革命部队,为解放事业而战。

部队是个大熔炉,一定能改造果敢族青年的精神世界,从而摆脱当地浑浊的社会环境。

加以剿匪、迁村、土改、法治等手法,果敢地区一样能走上康庄大道。

干部能力不足,且缺额大,才是张扬最为心忧的大问题。

组织是由人组成,任何国家政策,最终都依靠一个个基层干部来实行,干部的能力,决定了施政成效。

九旅还没构建起完善的官僚体系,张扬还不用担心腐败、怠工等体制问题。

根据地的干部太稚嫩了,刚洗干净脚上泥,就成为施政者。

这就客观地造成,干部主观能动性不够,习惯地机械性的执行上级命令。

可有时机械式执行政策,也做不到,施政时总能遇见各种问题。

出了问题,能主动向上级反馈的干部,就算表现不错了。

怕的就是错了还不知。

张扬下乡,每到一镇一乡一村,都找干部聊天,抓着工作细节谈心。

走访下来,达到张扬及格标准的干部不多。

根据地很小,这帮从士兵转变成干部的群体,都出自张扬门下,对旅长很信服和崇拜。

张扬每到一处,都能听见真话,能听到干部们各种心里话,牢骚话。

这就给了张扬解决的机会。

下乡时,张扬感觉自己就是个县委书记,是专门给村官上课,和处理难题的老师。

可县委书记可不好当,张扬总不能一年到头都下乡,到田间去理政。

随着根据地扩大,张扬下乡的机会越来越少,越来越远离基层,更没法像现在一样,手把手教干部执政。

张扬回到旅部,将政府机构下乡,直达村一级的想法传达给常委同志们。

大家的意见是一致支持的。

但听到干部能力普遍不够时,大家又是一阵头皮发麻。

谢和华抱怨道:“现在根据地干部就两千多人。按你的估计,新解放区约120行政村。这就要近千名村干部。”

“村之上的乡,也要相应地增加民政官。旅部(民政部)-县-镇-乡-村,这就是五级政府机构。”

“有必要搞这么复杂吗?干部这么多,财政吃得消吗?”

支书说到这里,大家沉默一会,室内弥漫着二手烟,就连玛努委员也点了根烟。

玛努说到:“妇女运动进展下去,按旅长说的,村里加上妇女代表。这就要加一百多个妇女干部。合格的女性干部太少了,培养都不知道怎么着手。”

谢和华接话:“知青参加革命大热潮时,军内连一级就有女性文化委员。这个传统很好,应该恢复。”

张扬:“女兵连是现成的妇联干部基地。要加大招募女兵的力度,将她们培养成新时代的标兵。”

根据地人口稀少,要工业化就必须动员占人口一半的妇女同志,贯彻女人能顶半边天的红色理念。

李国成抬头说:“政府机构层级多,未来可能会造成冗官冗吏。但这不是当下要顾及的问题。”

“国内民族繁多,政府不驻村,是没法解决民族矛盾,推行民族融合的。”

“干部素质不好,那就多办进修班。我们的同志很聪明的,缺的只是学习机会。从现在起,不只军队要学习,干部也要学习,一起进步。”

“至于干部缺口,那就开班授课。将每个党员培养成才,不正是革命的一部分。”

张扬带头鼓掌,大家露出了笑容。

对朝气蓬勃的革命队伍而言,任何难题都有解决的办法,只要肯攀峰,就没有不能征服的山头。

张扬总结道:“干部班要扩大成学校,进修班也要搞起来,要让每个干部都到学校回炉。”

“像会计、教师、农学等专业学校,也要办起来。别说基层干部了,我们几个头头现在的能力,治理一个国家恐怕也不够。没文化不可怕,怕的是不学习、不进步。”

“我做个带头人,号召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没有了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