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59TXT > 历史 > 缅甸风云 > 第128章 热带风暴来袭

8月18日,强热带风暴从伊洛瓦底省海基岛登陆,一路沿着中央平原北上,横扫中央平原。

沿线三省二邦被风灾、洪水肆虐,受灾人群达300万以上,受灾严重到迫使奈温政府紧急成立救灾委员会。

气旋尾巴扫过缅北时,威力大减,只带来丰沛的降水量,20日大雨不断,直至24日雨势稍停。

连绵四天的暴雨,让江水暴涨,各处河道水位都超过警戒线,木姐镇一度变成水城。

突如其来的风暴,让军政府和根据地都集中精力,投入救灾之中。

早在8月12日就有一场弱风暴波及根据地,当时下了两天大雨,差点让夏收减产。

根据地及时行动,号召百姓抢收,甚至动员了部队下田帮工,抢在12日之前完成夏收。

夏收刚过,秋耕接踵而至,农场和农村又集中精力,投入耕田育种之中。

20日-24日的大降水,并没有造成农作物损失,洪水只是冲毁刚犁过的水田,和育秧田。

风暴刚过,九旅主力部队出动,分赴各地,帮助百姓修复农田水利、恢复道路交通。

各个农村男女老少齐出动,一起集体劳动,加之有子弟兵协助,很快就恢复生产,不耽误秋耕时间。

军政府受灾百姓就没这么幸运了,他们依旧处在灾难中,仅凭军政府的微弱援助,恢复正常生活遥遥无期。

三山夹一原,伊江贯穿中央平原,河口三角洲向印度洋敞开怀抱,这是缅甸特殊的地理构造。

印度洋孕育的热带风暴,会频繁光临中南半岛西海岸,偶尔就会有强风暴从伊洛瓦底江河口正面登陆。

缅甸特殊的地形,让风暴可以借助伊洛瓦底江水系的水汽,和平坦广袤的平原,一路北进,横扫核心农业区。

每隔几年,就有这么一场贯通缅甸平原的大风暴降临。

军政府积累了“丰富”的救灾经验,那就是保大弃小,优先恢复城市与重要地区的生产。

至于偏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那就自求多福。

奈温政府贪污腐败严重,这正是官僚上下其手的大好机会,救灾物资抵达基层时,十不存一。

实际上,当局政府对于广大农村几乎没有赈灾政策,更不会有卓有成效的组织体系,来恢复生产。

救灾委员会更像是一个老爷机构,只救城市,和他们能看得到的地方。

英属时期,缅甸年出口150万吨稻谷,到了七十年代末,这个数据不增反减,去年缅甸官方统计数据,全年出口稻谷120万吨。

作为国家第一出口创汇的农业,居然还没殖民时代好,可见奈温政府执政能力之差。

8月末到来的热带风暴,让缅甸各大农业种植区损失惨重,稻谷减产已成必然,今年水稻出口数恐怕更低,可能跌破100万吨大关。

可以预见,今明两年缅甸经济会更差,军政府外汇收入会大幅减少。

财源匮乏,是独裁政府无法避免的的一大痼疾,为了弥补财政空缺,奈温政府骚操作少不了。

“支书,军政府恐怕又要犯大错了!”

谢和华颔首笑道:“哪年不犯错,现在的我们可算能抓住机会了。”

“是啊!”

张扬放下茶杯,望着窗外榕树发呆。

在过去二十余年里,军政府搞出的遗祸数不胜数,比如1964年奈温突然宣布废除大额钞票,让无数国民的财富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上街游行,缅甸百姓的传统艺能来了,可又能如何?

最终还是被当局镇压。

几乎每隔三五年,就有军人、学生、僧侣上街,可都没让军政府伤半分寒毛。

打铁还需自身硬。

自己不中用,天大的机遇也抓不住,说的就是缅共中央。

埋头搞建设一年多,九旅不断输出工业品,手里积累了大量缅钞,才有了坐看风云,拨动棋盘的实力。

“老谢,烟厂投产了,你去不?”

谢和华从口袋抽出一盒香烟,得意大笑:“我都抽上了!”

作为老烟枪,谢和华无比关注烟厂,下产线的第一盒卷烟,就落入他手里。

张扬无奈摇头,“抽烟有害健康,你就少抽吧。”

谢和华跟上步伐,歪理道:“有害的东西多呢,喝酒、熬夜都是,怎么不见你戒掉?”

张扬不和他争论,两人上了车去东北方向的棒赛镇。

卷烟厂并没有建在木姐,而是放在棒赛。

木姐工厂林立,土地愈发紧张,不宜落地太多工厂。

棒赛地方小,依靠畹町桥,交通便利,更靠近烟叶源地,接收烟叶的运输成本更低。

实际上,棒赛、木姐都不是烟厂的最佳选址,果敢地区的老街、滚弄才是最佳选择。

那里有公路直连版纳、普洱、玉溪等地,更接近烟叶产地,地势上属于真正的滇南地区,远离横

断山脉纵谷区。

后世的泛亚铁路,就是从版纳出国门的,交通条件远比春瑞公路好。

解放果敢地区后,卷烟厂会迁往此地,目前落脚棒赛只是暂时的。

棒赛卷烟厂很小,一共五个车间,一车间负责把烟叶切成烟丝,二车间开动卷烟机生产出卷烟,三车间负责包装卷烟。

另外设有复烤车间,和负责机器维修的机修车间。

生产线以从日本进口的卷烟设备为主,辅助设备是国产机器,半中半洋的条件下,实现半自动化生产。

为了更好运转烟厂,旅部特意去玉溪卷烟厂挖来11名退休老工人,以此为基础,招聘了80名烟厂职工。

考察玉溪卷烟厂后,大家对建设制烟厂的信心更足。

玉溪烟厂正在进行二期10万箱技改扩建,去年利税高达惊人的五千多万。

今年完成扩建后,年产烟量将达到27万箱,预计利税不低于8000万人民币。

烟草居然如此暴利,镇住了九旅一众领导,就连张扬也没想到利润如此高。

简直没有道理!

去年一年,春城钢铁厂年产生铁、钢材近百万吨,利润不过30万出头,加上税收也就1000多万。

保山地委一年财政收入也就3000多万。

一个卷烟厂的利税是5个春城钢铁厂,或者2个保山地委。

玉溪卷烟厂扩产完毕,明年起产量突破30万箱,利润就更为恐怖。

考察缅甸香烟市场后,大家信心更大。

缅北吸烟比例不低于50%,两人必有一个烟民,而且他们还无烟可抽。

走基层时,张扬发现农村富裕阶层,抽的烟是无烟烟草,一般用槟榔、棕榈叶混制而成,里面几乎没有烟草。

这种无烟烟丝特别受欢迎,农民劳作累了,就在田间地头摘几片树叶,卷点假烟丝,就地吞云吐雾。

根据地土改后,农民经济条件改善,烟民不亏待自己,会到集市买点走私烟丝,参合到原有配方里,成为“高档”烟丝。

根据地以外,像兴威、腊戌等更富裕的地区,烟草得到升级,不再是自制烟丝,而是变成方头雪茄。

传统方头雪茄是由碎烟叶、烟梗和木屑卷制而成,以散烟的形式出售,是市场主流。

曼德勒等大城市,还流行比迪烟,一种没有滤嘴的细长手卷烟。

方头雪茄和比迪烟来源混杂,大头是缅甸国产,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泰国走私烟。

以上三种烟在缅甸都是稀缺品,价格高昂,让烟民舍不得抽,抽烟时能省就省。

对缅甸烟叶市场深有了解后,旅部更加大力支持卷烟厂建设。

制烟设备运回棒赛,只用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建厂完毕,投入运营。

棒赛烟厂老师傅出自玉溪,自然处处学老东家,采用小盒20支包装,和双层纸包装等工艺。

不过没有喷绘等技术与行业支持,棒赛厂出产的烟盒没有任何标识,就是白色烟盒。

从女工手里接过刚打包好的一盒烟,张扬熟练的打开烟盒,抽出一支无滤嘴的香烟。

烟厂禁火,张扬只是嗅一下,就又将烟放回去,送给一旁的谢和华。

“马师傅,目前生产有什么困难吗?”

马长齐是玉溪卷烟厂老工人,曾任车间主任,但在大动乱年代犯了错误,也就成为了光荣的退休工人。

才50岁的马师傅不愿虚度年轮,九旅找上门后,他欣然接受棒赛烟厂负责人,这个待遇丰厚的职位。

老马组织能力很强,很快在玉溪拉起一个老工人团队,以此为基础,招募卷烟工人,顺利运转生产线。

扫视一眼生产线上的女工,马长齐苦笑道:“工人太生手了,干啥都慢。要想达产,要么招募更多熟工,要么等这批工人成熟。”

按照日本人提供数据,这套制烟设备可以年产5万箱。

这个数字肯定有水分,加上产线上使用了不少老式国产设备,产量会进一步降低。

烟厂制定的目标是年产3万箱,日产约为80箱。

目前来看,一天出产30箱就非常不错了!

“老师傅就别想了!着眼于培养本地职工吧。”

滇省各处卷烟厂,自建国以来待遇就好得不得了,职工基本是代代相传,外人进厂都很难。

待遇好,退休了还能返聘,制烟工人几乎不外流,更不会放弃铁饭碗。

能搜刮马长齐等11个老师傅,就耗费很大的代价,就别想再挖墙角了。

再说了,卷烟难度不高,有技术含量的都由机器操作,工人只需如流水线一样完成包装即可。

这完全是熟练度的问题,等工人经验足够了,生产效率自然提高。

谢和华提议道:“包装太简陋了,要打个标识,做成牌子货。”

张扬笑了,“支书,你起个响亮的名字?”

谢和华大手一挥,“五星牌香烟!”

马长齐很有眼色,“在白纸外壳上,打上五角星,工艺简单且醒目,一定能行销各地。”

张扬赞许的点头,说:“可以请内地纸厂制定特殊纸盒,也可自己采购设备,自行制造烟盒。”

视察完各车间后,张谢两人心满意足地离开烟厂。

“香烟可是暴利产品,我们得找个大市场试水才行!”

谢和华点头:“就选腊戌黑市!”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