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59TXT > 历史 > 缅甸风云 > 第70章 歼灭突击小队

2月21日,缅军动作大了起来,一支部队前出古凯镇,沿着中缅公路抵近木丝河炮垒。

前出部队构筑临时阵地后,ba97 120毫米迫击炮以5.5公里的最大射程,轰击防线。

自木姐一战后,缅军首次出动重炮兵。时隔半年,木姐县炮火重燃,大战似乎一触即发。

“这叫声东击西!”张扬淡定的坐着,连警戒等级都没提高,一切生产生活照旧运作。

不过,缅军战斗学习能力却值得重视。

至今,88师都没搞清楚木姐战役里,己方炮兵是如何被打掉的,但这不妨碍其总结经验教训。

这次,88师的重炮击炮分开部署,利用山势掩护,用高射界射击,开炮后即转移,采用交替炮击法。

雷达小组偶尔捕抓到炮线,但受制于敌炮在反斜坡后,85毫米加农炮够不到。

为了继续隐藏炮兵雷达的存在,85加并未反击,而是由木丝河炮垒的105毫米榴弹炮回击。

105榴射界小,也打不到大反斜面后的迫击炮,缅军的重迫击炮射程有限,打不到防线后方的营地,都无法互相伤害。

双方就这么“默契”的打冷炮,掩护着各自的真实目的。

23日夜,南坎的电波突然多了起来,一个陌生电台开机,向外界发送电文。

监听小组向指挥中心报告:目标发出情报。

远在瑞丽江河谷的特战大队,很快回报:敌突击小队行动,正沿河北上。

王飞看了下手表,“等间谍和突击小队接触时,一起收网吧。”

缅军在南坎的间谍,还在使用落后的电台传输信息,早就被无线电小组所侦破。

一只蟑螂进了屋子,说明还藏着更多的蟑螂在角落里。

为了一次清空缅军暗谍,旅部下的情报处一直放长线钓大鱼,甚至通过策反的线人,提供一些高价值的情报,以取信和迷惑敌人。

为了勾引突击小队入坑,更是向对方提供了坠毁飞机的小残骸,和精确的坠机地。

这些都只是为了让缅方相信暗谍是可信的,可以作为行动的情报依据。

情报处向外散播南坎东山上,高高的天线,是一座对空雷达站的消息。

正是雷达站发现了飞机,引导高射机枪才将侦察机给击落的。

雷达站的消息,引起缅甸军情局的极大兴趣,决定执行策划已久的刺探行动,目的为侦知雷达站,获得北方大国支援西北军区的证据。

雷达是高新技术的武器装备,可以影响战局走向,无疑违背了卓希贤在仰光的承诺。

若是拍下一张带有华夏铭文的雷达照片,或者带回实物,都可以向北方抗议,要求停止支援。

行动成功,无疑是军情局的一大功劳,可以向奈温总统表功。

自62年政变以来,奈温的独裁统治已有16年,从来无人敢挑战他的地位。

军事情报工作局,就是奈温监控军队、官僚的最大利器,每一个有“自由主义”倾向的军官,都会被秘密警察清洗。

面对权势滔天的军情局,总参谋部和88师只能服从地派出突击小队,一头扎进未知的黑暗中。

战斗在凌晨4点打响,突击小队没多做反抗就被围歼在无名山谷中,距离实际为广播站的“雷达站”,只剩不到5公里。

从入境的一刻起,特种大队就保持对突击小队的监控,战场迷雾单向透明,早就决定战斗结果。

“此次战斗,一共歼灭16名敌精锐侦察兵,和3名间谍。缴获突击步枪、半自动狙击步枪12支...”

听到狙击枪,王飞很感兴趣。

之前缴获的g3狙击步枪,特种大队一直用着,到了现在损耗很大,急需补充。

难道补充枪支缺口机会来了?

可看到武器时,王飞一脸疑问,这枪有点奇葩,怎么这么像ak步枪。

天一亮,张扬赶来南坎,才给王飞解惑。

“步枪是南斯拉夫的m70a,最大特征是有三个导气孔...”

10支m70a全是折叠枪托版的,导气管上折叠着枪榴弹表尺,其中6支枪口装有一个枪榴弹发射管,竖起表尺就能瞄准射击榴弹。

m70a是以ak-47第iii型为蓝本设计,可以说和人民军手里的56半同出一门,但又因南斯拉夫特有的步枪设计风格,所以才让人感到熟悉又陌生。

余下的2支半自动狙击步枪,是以m70a为基础研制的m76狙击步枪。

张扬把玩一下狙击枪,笑道:“它就不错,可惜数量太少了!”

m76采用10发装可卸式弹匣供弹,枪口装有消焰器,枪管下是刺刀座,还装有放大率4倍的光学瞄准镜。

比缅军大规模列装的g3精确射手步枪,精度高了不少,在世界上也算是一款不错的狙击步枪。

这两款枪支,和ba97迫击炮,都产自南斯拉

夫。

七八十年代,南斯拉夫是缅甸最大的军事合作伙伴,向其出口了诸多的武器。

由军火贸易开始,缅南两国的关系非常融洽,南斯拉夫在缅的合作项目,比当时的美苏两国还多。

两国友谊深厚,除了现实利益考量,可能因相似的国家命运,才将两个地缘毫无接触,政治制度差别极大的它们联结在一起。

两国都是民族分裂倾向极大的新生国家,二战结束后,都面临类似的民族分裂局势。

铁托没死,将分裂的民族粘合在一起,维持了一个地区大国的体面。

昂山不幸早死,没能将民族融合的大势走下去,错过了国家团结和发展的最佳机遇期。

想到后世南斯拉夫的下场,张扬哑然一笑,出来混早晚要还,该吃的苦头,一点都不会少。

目前的时间节点,两国关系还处在最好时期,缅甸得以从南斯拉夫进口各类武器。

只可惜的是,军政府太穷了,买点武器抠抠搜搜的,就连新式步枪,也是少量进口给精锐部队使用。

王飞笑呵呵地接过m76,“旅长,四倍镜真好用,能打几百米外的松树果。”

“就两支,特种大队也别想留着,交给军械所测试研究吧!”

时间走到1978年,华夏轻武器已变得平庸,除了制造工艺外,56枪族也落后于时代了。

九旅用56式,缅军用g3步枪,相当于菜鸡互啄,仔细比对精度和射术等指标,在步兵武器上,人民军战士还占点便宜。

但优势不多,56式也不太适合缅北的高温、高湿环境。

后世的民地武为了适应战场,将56半改为了短管、塑胶枪托、折叠式等各种56式。

张扬参照后世的成功经验,指导枪械所改进56式,以发展出适合自己使用的步枪。

m70a和m76是南斯拉夫依照ak发展的优越枪型,对西北军区发展自己的步枪,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改一支枪很简单,但批量生产一型改进型步枪,却一点都不简单。

张扬对军械所要求不高,不用急着上马改进,要先弄明白己方需求,特别是一线战士的作战需求。

有了需求导向,才有正确的改枪思路,下一步才到改进和制造阶段。

走完整个流程可能需要十年以上,当然根据地等不了这么长的时间。

等改开铺开后,华夏三线厂将迎来倒闭大潮。

到那时,张扬准备为国“接盘”,引进一批轻武器制造设备和人才,加快自己的武器设计步伐。

武器制造所需要的工业基础,也需时间去布局和建造,所以张扬并不急于一时,想要一步到位。

失去突击小队的电台信号后,腊戌前指不愿接受失败现实,直到第三天才确信行动失败,把一支属于总参的精锐小队给没了。

作战计划是88师的前指,改变行动目标,下令出击的是军情局。

还没展开失利调查,双方就争执起来,甩锅并非缅共中央的专属,缅军内部也是如此。

为了将失败罪责盖给对方,官司一直打到仰光去。报复九旅,哪有甩锅重要,战场就此安宁。

根据地周边一片平静,连冷炮都停了,可把军区一众参谋给疑惑的。

敌人就没点反应?

损失如此精锐的突击小队,不该气急败坏地反击一下?

为了应对缅军的报复,九旅秘密调动,想给敌人来一击狠的。

这样既能打88师这个老对手的脸,也能将军区态度,向北方明白无误的表达。

结果,就这!

军区的一系列调动,全给空气表演了,成为独角戏。

一直到27日,切断的中缅公路上,缅军迟到的回应才到来。

12门120毫米迫击炮轮流开火,向木丝河防线轰击,整整打了3个基数的弹药。

为了不改变战区态势,九旅并未反击,只有木丝河炮垒里的105毫米榴弹炮还击。

缅军炮击后,炮兵返回古凯镇,军区并未追击。

一场虎头蛇尾的战斗,就此告一段落。

这个局面,双方都不满意,但受制于现状,也只能如此。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