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59TXT > 历史 > 晋烬 > 第十八章:大饥(下)

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康朱皮没和姐姐耳语,而是大声重复了一遍命令:

“我说发粮食!发的时候,得问他们住哪个村子,村子里还有多少人,离这里有多远。庞存,你路上说的不错,我们不能在人生地不熟的上谷到处乱转,必须找处易守难攻的地方扎下根来,我看马上就得找,立刻得找!”

康朱皮开始指挥部曲从骆驼上卸下粮食,装了几个小口袋,先发给那饥妇一袋粟,那妇人收了粮,长大嘴巴,满脸难以置信地攥着分量不多,却无比真实的粮食袋,望望康朱皮,又看看其他人,身子像片风吹的枯叶般抖着,没等似乎想歪的她张口,康朱皮就指着树林,挤出笑容:

“我啥也不要,你就回那林子里,告诉那些和你一样饿的人。我发粮食,不仅发给你,也发给他们,还发给他们的家人,快去,他们都过来的话,我就再给你一袋粮!”

妇人磕了好几个头,千恩万谢后,一溜小跑地朝树林冲去,速度比来的时候快了一倍多。康朱皮又让王钧带一队兵,过去盯着她,免得有人把刚分给妇人的粮抢了就跑。

回到林中的妇人,刚刚展示了那袋粮食,就如同沉寂的池塘里落下一块大石,激起千层涟漪,饥民立刻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力量,蜂拥而来,有人还不忘提着装树皮草根的篮子。

康朱皮立刻组织亲兵队维持秩序,确保每人无论老幼长弱,都分得一袋大致相当的粮食,又靠许诺给他们家人发粮食的方法,来打听众饥民的住处。

听闻康朱皮要进一步赈济百姓,饥民们更是激动起来,有人落泪,有人叩首,有人用贫乏而乡音极重的词汇尽力感谢与赞美,然后开始为“大胡善人”带来的救命粮应在哪个村发而争执不下。一些相熟的村民,甚至把陈年积怨旧事都搬出来当作炮弹,来尽力论证本村的优越,和他村的无赖。

“大胡善人,他们村五年前娶我们村的女郎,说好的聘礼足足少了二十斤黍!这种说话不算话的烂村贱民,你怎么能去那儿发粮呢!”

“孝友里的人都不是好人,他们敢借着同侯氏与文氏沾亲带故,每次用渠,都要卡着收钱要粮,这次胡善人带来的救命粮,你们一点都别想要!”

“大胡善人,咱是乌桓人,也是胡人一种!你还是来我们社吧!”

“呸,你这吃猪肠子的乌桓种,上次祭社,你去讨黍酒喝的时候咋不说你是胡儿!”

“阿爷,阿娘,我好饿,什么时候能回去煮粥啊!我好饿啊!”

“闭嘴!胡善人,孩子还小,你别见怪啊,来我们村吧!我家里还有老人,就指着善人的粮活命,到时候给胡善人修神祠,年年祭祀!善人,我们知道你心最好了,给你磕头了,求求你了!”

望着那些抱紧粮食袋子,如同抱住第二条命一般,苍白浮肿的脸上因为争执而变得赤红,几近要打起来的饥民,还有哇哇大哭,让现场变得更加吵闹的孩子们,康朱皮忍住了大手一挥说“每个村子,每个饥民我都会管”的豪言壮语,思索片刻后,他还是将饥民们分开询问,确定村庄具体位置、人口、地形,又派侦骑和李政去打探详情,不敢妄下判断。

最终,康朱皮选定了饥民口中的“飞来峰”,又叫鸡鸣山、磨笄山,以此作为赈灾的驻地。鸡鸣山其势突兀雄浑,拔地而起,高五百丈,洋河穿山脚而过,连通塞外与塞内,一过此山,地势就一马平川,向东可直抵上谷郡城,向西南则离广宁郡不过三四十里。山上易守难攻,山下交通便利,又恰好卡在两郡交界的地带,容易形成“三不管”的局面,的确是绝佳的临时驻地。

鸡鸣山下有数个村子,离其他饥民的住处也不太远,山下地势宽敞,那些苦苦哀求的饥民也可以拖家带口来此。今年上谷的二次大地震造成的堰塞湖崩溃,鸡鸣山附近的农田被洪水毁灭殆尽,正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连鸡鸣山下几处大户也未能扛过这次灾害,一样沦为了饥民,被迫到处乞食剥树拔草充饥。

康朱皮抵达鸡鸣山后,望到鸡鸣山停在天地间,灰黄色的山体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白雪,显得更无生气,村子附近的树都没了皮,不时就能看到水淹后无人收容,已经被鸟啄狗啃而散落一地的尸骨,榆树皮已经吃光了,村民正发了疯一般将麦秸、谷壳、干草根,还有桑干河、洋河里的水藻都磨成面拿来果腹。

见此不忍卒视的场景,康朱皮也不休息,即刻开始紧锣密鼓地安顿下来,组织赈济救民,又利用交通之利,对那些外村饥民宣传来鸡鸣山就有吃食,尽可能地去号召更多流浪饥民来此聚集。

“快一个月了,终于有粮来了,有好粮吃了啊,终于不吃树皮了!”

寇弘面黄肌瘦,瞪着凹陷的眼睛,满脸布满皱纹,兴奋之余却又气力不足,一个劲地感谢康朱皮,还把自家在地震后幸存下的几间好屋让给康朱皮居住。

寇弘本是村长,大户,也算和上谷寇氏这样的豪强沾亲带故的人,此刻也饿的不行,他家的石磨这些天根本停不下来,只不过磨的早就不是粮食了。

据寇弘所说,前些时日磕头卖地,找嫡家借的那些粮已经全部吃完了,还欠了一大屁股债,康朱皮若再不来,他也只有进一步变卖田产屋宅,用一亩地换几斗陈粮,最多十斗二十斗来熬过危机了。康朱皮的突然降临,一定是前日寇弘在悲伤与绝望中诚心恳求山神“代王”与“代王母”的结果。

“代王显灵了,代王母显灵了啊!”说到动情处,四十多岁的寇弘涕泪横流,不断喃喃许愿赞颂。

“定是如此啊!郡里的大儒不是跟郎主讲过么?代王是胡人,代王母定然也是胡人,今天来救命的康善人也是胡人,那定是郎主心诚,让代王显灵了,降下此等好人来救郎主啊!”

寇弘的家仆闻着粮食香味,也非常欣喜地拍着马屁,虚浮的身子麻利地动起来,像只饿慌了的兔子样,跑去煮粟粥。

李丹英一路走来,见到饥民遍地的惨状,又听他们都在感谢康朱皮带来粮食,大为疑惑不解,心想“怎么朝廷不管赈灾,却要臭羯儿从上党跑到上谷来赈济?”,便对她弟耳语几句,让李始之替她问话来解惑:

“朝廷发粥了么?今年都地震两次了,是不是该开仓放粮,速速赈灾了?”

寇弘怔住了,半晌才低下头去,痛苦地低语:

“朝廷......朝廷不管我们。”

——

“我中夏的广大农村地带,秩序是稳定的,共同体是封闭的,上下尊卑远近亲疏都相对稳固,外来人很难进入本地的圈子,即便靠蛮力一时干涉,也难以长期立足。但灾难却能击碎这原本的关系脉络,不仅能让一切重新洗牌,还能让隐含在中夏农民的一种力量彻底迸发出来。”——《往事录·卷十五·元康年系列调查》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