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59TXT > 历史 >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 第2004章

雁荡山,简称雁山、雁岩,以瓯江为界,分为北雁荡和南雁荡,而朱由崧此行游览的主要是位于乐清县城西北方向的北雁荡。

不过,雁荡山开山凿胜始于南北朝,兴于唐,盛于宋,所以景点极多,朱由崧一行就是逗留十天半个月也是没办法全部玩到的,所以,朱由崧这一次主要陪着黄皇后及嫔妃们游览雁湖、龙湫、灵岩、三折瀑、灵峰等景区。

至于显胜门、羊角洞、仙桥等景区要相对深入山区且需要攀爬,并不合适宫妃游览,所以这次就予以略过了······

就在朱由崧一行游览雁荡美景的时候,杨存孝部又在清军主力的牵制之下,于弘光十七年八月十二日、十三日,分别向新京方向前进了12公里、13公里。

当年八月十四日,杨存孝部开进了已经空无一人的新京城。

“杨帅,根据夜不收的侦查,华克隆河上游方向已经空无一人了。”

杨存孝点了点头:“这也是为什么建虏要避而不战,却又立刻逃跑的主要原因!”

既然明白了清军行动古怪的原因,杨存孝自然不能让清军有继续掩护妇孺撤退的机会,于是当天晚上,明军连夜向伊聂谢河(叶尼塞河)下游方向实施了强行军。

清军探马虽然发现了明军的行动,也及时向顺治皇帝做了报告,但清军主力此时已经大部睡下了,因此,没能来得及在明军主力赶到前就实施撤退----其实吧,就算清军有时间反应,也是不敢在夜间实施撤退的,那样会被明军的骑兵一个猛子就给打炸了营;更不要小五万清军实际是分驻在10多个营地里的,强行撤退的话,搞不好自己人混作一团,建制什么的都会被打乱,甚至出现自相残杀的----被明军主力给堵了个正着。

见终于堵住了清军主力,明军便不待休整,立刻以散兵逼近清军布设的外围防御设施,随后用冷枪对清军各处营地实施骚扰,彻底不让清军再睡下了。

由于清军在夜间不敢出营,也不看清趴在地上射击的明军士兵,便只能动用随军火炮对四面的明军散兵进行轰击。

一开始,在清军的炮火威胁下,明军散兵的冷枪袭扰的确被阻止了,但随着明军炮兵进驻了炮兵阵地后开始压制射击,清军的炮火被迅速打哑了,乃至于下半夜里清军不得不在明军偶尔发射的炮火下苦苦煎熬。

八月十五日一早,清军各营接到顺治皇帝的命令,迫不及待的撤除了自己营前的障碍,然后大军蜂拥而出,疯狂的向明军连夜挖掘的土壕和胸墙攻去----由于时间紧迫,明军并没有能将战壕完全连接起来,因此实际形成的是一个个独立的半环形防线,从清军的角度来看,似乎处处是漏洞,很好加以突破的。

见到清军如潮水般向自己扑来,一晚上没有休息的明军当即精神百倍的用手中的新式步铳加以射杀;而明军的炮兵也立刻发炮压制,将大量的清军打倒在冲锋的路上。

然而,清军似乎无穷无尽,因此在部分地段,不计伤亡的清军还是冲入明军的战壕,与装上刺刀的明军战兵展开了血腥的白刃作战;还有一些清军则趁着明军的火力被友军吸引,于明军若干环形阵地之间冲入,然后直扑明军的炮兵阵地。

注意到清军冲着己方炮兵阵地攻来,亲临一线指挥的杨存孝立刻命令道:“让骑兵顶上去,一定要把清军的锋头打回去!”

接到命令的明军千骑师、万骑师的2个骑兵团二话不说,立刻向清军冲了上去,于是更大规模的肉搏展开了。

随着战斗的白热化,弘光十五年式步铳射速依旧不够快----每分钟5发左右----的弊端,以及击锤力度偶尔不够、导致不能顺利击发的问题逐渐显露了出来,以至于明军在更多的地段不得不进入了与优势敌军面对面的搏杀中。

眼见得明军可能因为兵力不足和体力消耗过大而功亏一篑,杨存孝便很是出人意料的在明军阵列中竖起了阿奇贝子的旗号。

见到阿奇贝子的旗号与明军指挥旗并列的唐努乌梁海本地的蒙部很快出现了骚动和小规模的倒戈,这让为了保证妻儿逃跑而决意死战的清军士兵的士气受到了一定的挫伤。

趁你病要你命,这不,在杨存孝的带动下,明军参战部队开始纷纷大喊起“牛录章京以下投降免死”的口号来,这就让普通的清军官兵出现了不知所措的反应。

而更为要命的是,当原本还十分亢奋的清军被明军大呼小叫的从狂热情绪中唤醒后,便陡然发现自己身边同一牛录的邻居不是倒戈了就是已经战死了,身后更是一路延伸的尸体,此时,这些两三年才轮到一次入伍的清军非常备军士兵的心中,立刻涌起了无穷的恐惧,进而丧失了继续战斗下去的勇气,因此很多人当即就不管不顾的丢下对手,转身向后方逃去。

注意到战局变化的杨存孝立刻投入了最为最后预备队的骑马步兵第4团。

骑马步兵第4团的生力军出现在战场后,就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已经到达极限的清军便不顾各级指挥官的喝止,开始纷纷向营地逃去!

只是,大获全胜的明军这边的体力也到了极限,实在没办法穷追猛打,就只能看着清军逃回营地、闭门自守。

清军功败垂成,让坐镇大营的顺治皇帝再次被气晕了过去。

等顺治皇帝醒过来的时候,多尼、多尔博、罗科铎等随征旗主已经拥着他打开营地的后门,匆匆向西方逃去。

当然,大营了,满清皇帝和旗主的龙旗没有动,但这却害惨了逃回营地、试图坚守的清军残余士兵,使之再次蒙受了明军长时间的炮击,这才终于幡然醒悟过来,带着被人欺骗的愤怒或相继弃营而逃、或打出白旗投降。

倒是那些一早就绕营而逃的清军官兵得以先人一步,侥幸逃生······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