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59TXT > 历史 >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 第1913章 三路伐清

明弘光十六年、清顺治十七年、西历1660年六月二十一日,明军中路北伐部队率先抵达色楞格河上游的巴彦木伦地区。

在巴彦木伦地区休整了三天后,中路明军汇同从金微、瀚海两都司调来的五千喀尔喀兵开始向库苏古尔山西麓展开进攻。

说起来,库苏古尔山西麓与唐努乌梁海内地仍有170公里的距离,且其中群山横亘,本身并非是满清经营的重点区域,似乎没什么值得明军大张旗鼓的加以攻击的;不过,库苏古尔山及库苏古尔地区却是唐努乌梁海腹地与安加拉河流域之间的重要联系;故而,明军占领了此地,便能有效的切断唐努乌梁海腹地与东萨彦岭以北的清控定北地区的联系,使得定北清军成为一支有家归不得的孤军。

正是意识到明军的攻击目的,所以,为了保证与定北地区的联系,清廷只能急匆匆的从定北方向抽调1500兵马加强纳马纳山口的防御。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换源app】

是的,因为对大明分设卫所、削减各部汗王权力的不满,土谢图汗部和札萨克图汗部高层中是有人与清廷暗通曲款的,所以,对于明军调兵北伐之事,清廷不但是早有预期,且还掌握了部分具体情报的。

只不过,满清与哈萨克人在阿勒坦泊(捷列茨科耶湖)方向的争夺尚未结束,所以除非总动员,满清是没办法抽出足够兵力迎接两路来袭的明军的;但总动员也不能那么好动员的,这意味着今年的耕作和收获完蛋了一半,且还要动用过去不多的积存;因此,不到万不得已,顺治皇帝和满清高层是不会全力扩军的。

既然不能全力扩军,那就只能拆东墙补西墙了,所以,在不掌握北线明军动向的情况下,顺治皇帝选择了从北线抽调部分兵力南援。

是,从定北一线抽调兵力会对定北的防御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满清通过去年的战斗,坚信明军没有能力在定北方向发起总攻,顶了天也就是牵制作战而已,所以才会觉得北线兵少一点也没大问题----满清高层觉得即便明军来过,自己不能御敌于国门之外,也能依托坚固城防守到天气转冷、暴雪降临的。

当然,也不是没有满清高层建议顺治皇帝向俄国出售定北城及周边地区的。

然而,在这些官员看来一举三得----即拿了钱,又节约了守备兵力,还把俄国拖进来搅局----的建议,却遭到了顺治皇帝的痛斥。

年轻气盛的顺治皇帝根本不考虑出售定北城的建议----顺治皇帝认为,既然能出售定北,又何必在阿勒坦泊方向跟哈萨克人缠斗呢,不如也一并让出去好了,这样可以节省更多兵力用于南面御敌;啥,阿勒坦关乎未来西逃,逃什么逃,背水一战不好嘛;所以话到这份就没办法进行下去了,就只能以顺治皇帝的意见为准----并坚信清军能守住这片来之不易的国土;因此清军就只能在兵力不富裕的情况下设法拖住了明军的行动,然后坐等冬将军出手帮忙,将承受不住苦寒的明军赶回南方。

于是,根据顺治皇帝的计划,南线清军只守不攻,所以直到当年的六月二十七日,明清两军才爆发了第一次正式的战斗----齐锡希特河上游河谷之战。

当时守备齐锡希特河上游河谷内哨堡的清军约为一个牛录三百人,而推进至此的明军系一个骑马步兵团,从兵力上来说,明军的战兵数量较多,但清军却利用坚固的工事和不逊于明军步铳射程的旋膛枪成功的将该部明军压制在了河谷之中。

不得已明军只能等待后续炮兵的抵达,所以直到六月二十九日,才重新展开了对清军的攻击;这一次,明军的长程火炮轻而易举的撕碎了清军的抵抗,协助骑马步兵顺利夺取了清军哨堡;只是在拖延的两天里,清军的守备大部已经撤退了,只有一些四五十岁的官兵作为死士留守在哨堡内,因此,明军炮击了半天,炮弹火药消耗了不少,实际只毙俘了20余名清军,交换比很是难看。

只是,打得再难看也是初战告捷,所以,指挥中路北伐明军的虎贲师师长高瑜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命令部队继续前进。

七月三日,中路北伐明军抵达土贵屯。

土贵屯虽然名屯,但实际不是聚落,而是山谷间的一片宽不过10公里、长达约80公里的狭长型草原,并且不大的草原上还星罗棋布着小二十来座低矮丘陵;而清军在这些丘陵上建起了一连串的小型堡砦,每个堡砦内多的驻守有七八十个人、少的也有三五十个守军,并且这些堡砦中还布设了相互能支援的小口径火炮,一如横江铁索一样,挡住了明军北上之路。

塔读@

对于清军在土贵屯的防御,明军并非是不能加以攻克,但必须一个个的拔出,否则就可能遭到来自侧背的一击----清军布设这种恶心的铁索阵的目的正是要拖住明军的脚步----所以,无可奈何的高瑜就只能先按部就班的展开轰击,并在压制了清军周邻堡砦的支援火力再加以逐个夺取这些阻路堡砦。

正在高瑜部耽搁在土贵屯一线的时候,主攻阿拉克鄂博山口的明军西路北伐部队已经抵达了燕然都司布设在特斯河北岸的特斯河堡。

说到阿拉克鄂博山口,其实是从唐努山南麓通往新京的阿拉克谷道的南方入口,由阿拉克谷道其实是穿越唐努山最便捷的通道,所以清军在总长50余公里的谷道中前后布设了24座大小堡砦----明军之所以能对此有所了解,主要是去年被俘的南侵清军提供了比较详实的供述----而且这些建立在唐努山山间谷道中的堡砦与土贵屯一线的丘陵堡砦完全不同,一个个都布置在谷道两侧的险要位置上,明军若是要想予以攻打,就得由低向高实施艰难的仰攻,攻击的难度远比土贵屯方向要大得多了。

不过,再难攻打,也要打。

所以,七月五日当天,在特斯堡完成暂短休整的明军西路军便前出至阿拉克鄂博山口处,向的扼守山口的清军双子堡发起了进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