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59TXT > 军事 > 三国从接手西凉铁骑开始 > 第889章退守幽州呢?

第889章退守幽州呢?

眼下这个形势,哪个选择都不好选,退守三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了。

真要是决定退守三韩,别说是邺城这八万多的兵马了,就是现在还驻防在三韩的那些曹军,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怕是都得炸开了锅。

夏侯惇和曹真新招募的那些新军,就是直接炸营也不是没有可能。

退守三韩,我看你才像三韩,把你抓了送李逞那邀功,做大秦的子民,岂不比跟着你去那蛮荒之地做个叛军和蛮夷要来的强?

先不提这些曹军愿不愿意跟他们去,就算愿意,李暹也不可能会放任他就这么带着十多万的兵马安然的逃去三韩,短时间内,在李暹的追击之下,他也弄不到那么多的海船来运送这么多的兵马。

曹操心中的顾虑,此事又有多么困难,荀或又如何不知,荀或叹道:“除此之外,我们别无选择。”

“退守三韩至少还有希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可若是死守邺城,无异于坐以待毙。”

“主公素来用兵如神,想必不用在下多言,主公应该也能明白,自我们从壶关撤回邺城的那一刻起,这冀州就已经再无我们的立足之地。”

“李暹不是袁绍,袁绍或许还会犯战术上的错误,但李暹不会,李暹麾下的那些谋臣更不会。”

“试问,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要如何守住冀州,守住邺城。”

荀或的话,无疑在一众主张死守,叫嚣着要在这邺城跟李逞决一死战的主战派之人的头上浇下了一盆冷水,让他们清醒了许多。

大多主战的将领也只是仅凭着一腔的热血在那叫嚣罢了,哪怕是叫的最凶的曹彰,心里也很清楚彼此间的差距。

上至文武众臣,下至兵马数量、军械、人员素质、后勤补给,全方位的被别人碾压,拿什么去跟别人打。

抛开这一切的因素,哪怕只是让李暹挑出一个武将来,跟他曹彰单挑,让两个武将单挑的胜负来定这场战局的胜负,曹彰心里都没底。

“话虽如此,可是文若你有没有想过,退守三韩也未必就比死守冀州容易多少。”刘晔缓缓走了出来,道:“该如何让冀州这十数万的兵马跟我们去三韩之地,又如何将这十多万的兵马跨海运抵三韩,到了三韩之后,我等又该如何自处等等,这都是问题。”

“李暹不会只是眼睁睁的看着我们离开,没了这些兵马,我们也无法在三韩之地立足。”

“早在李暹出兵之前,就有消息称高句丽已经南下,现在三韩的情况如何,谁也不知。”

“三韩之地本就叛乱不断,我们之所以能压下那些叛乱,除了驻扎在那里的将士以外,更多的还是因为我们在这大汉的根基,因为那些蛮夷知道,就算是消灭了我们驻扎在三韩的那些驻军,也改变不了什么,只会引来我们更加残酷的报复。”

“除此之外,也有受到了来自北方的高句丽的影响,他们中的很多人,觉得我们有能力帮他们抵抗高句丽,有能力保护他们。”

“可若是我们在大汉的根基都没了,我们还能拿什么来威慑他们,拿什么来帮助他们抵抗高句丽的入侵,又拿什么来给他们信心,让他们相信我们能保护他们,拿什么来让他们继续接受我们这些外族的统治?”

“丢了在大汉的根基,我们就算是退到了三韩,处境也未必会比现在好到哪里去。”

刘晔的这番言论更是让大堂内的气氛陷入了一片沉寂,在一些人的心里,一直把孤悬海外三韩是最后的退路,可现在看来,三韩之地现在还在不在,就算在,又能不能成为他们最后的退路也很难说。

荀或点头道:“你所说的这些确实都是问题,不过三韩之地现在还在不在我们的手中,这点倒是不必担心。”

“虽然眼下还没有来自三韩之地的消息,但在这个时候,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曹休将军的麾下不仅有三万我大汉的将士,还有五万番军,而且三韩之地与高句丽是世仇,面对高句丽的入侵,想要动员起更多的番军,也不是什么问题,守住三韩之地料想不是什么难事。”

“至于你所说的其他几个问题,虽然难解决,但却并非是无法解决的问题。

“想要将这十多万的兵马都带去三韩不可能,但是带走数万精锐还是有可能的,有了这数万精锐,再加上曹休将军麾下的那三万兵马,足以为我们争取到充足的时间来解决如何在三韩之地立足的问题。”

对三韩之地的人来说,他们是外族,所以不服他们的统治,时不时的发动叛乱,这很正常。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也不是没有办法,就好像现在,曹休之所以能凭着三万兵马就能稳稳的驻扎在三韩,除了曹军本身的威慑以外,还有就是利用那三个小国来相护制约。

三韩之地虽然领土多多大,却有着三个国家,这三个国家被曹操灭了之后,也没有把他们的王室赶尽杀绝,而是用温和的手段,以大汉天子的名义,给了这三国的王室一个册封,让这三国向大汉称臣罢了。

曹操不仅以刘协的名义给这三国的王室册封,还像模像样的伪造了册封的诏书。

为什么不以曹操的名义对其加以册封,当然是因为他曹操不够格,人家三个国家再怎么小,人家王室也是挂着王的名号。

人家虽然小,但也不是什么草台班子,毕竟传承了那么久,王室的权威在当地早已深入人心,曹阿瞒实力虽然碾压那三国,但曹阿瞒本人在大汉也不过只是—个州牧罢了,他还没资格去册封人家。

当然,曹阿瞒也可以凭借着自己手上的兵马,强行削了那三国的王室头衔,随便给他们一个什么县令的名头,这个权利曹阿瞒倒还是有的。

只不过这么做的话,无疑会在当地引起民愤,不利于维稳,曹操这么做也有他的用意,他无非就是想要借大汉的威名,来威慑这几个小国罢了。

就好像李暹征讨四方蛮夷的时候,打的旗号也是大汉,也不称什么大秦,只有在如凯旋归来的时候,在民众面前刷好感等需要的情况之下,他才会决口不提大汉,而称大秦。

曹阿瞒也算是惯犯了,十八路诸侯讨董的时候,他伪造讨贼诏书,现在又伪造了大汉天子的册封诏书。

不过效果也很明显,三韩之地的那三国,在这段时间以来,也确实挺老实。这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需要的话,曹操甚至可以借李暹的势来威慑那些蛮夷,反正李暹那个秦王眼下也还是大汉的秦王,而他曹操又是大汉的州牧,大家都是打着大汉的旗号,在那些蛮夷眼中,也都差不多。

就如同贵霜那些什么公国领主,跟李暹走的近的那个这些年来,用尽各种方法,掳掠贩卖了周围邻邦数十万普通民众卖给李暹当奴隶,手甚至都伸到了一些跟他不接壤的城邦和贵霜的附庸那里去了。

为此彼此之间甚至没少爆发过冲突,可在外人看来,他们不还都是属于贵霜的势力,他们出去打的旗号也依旧是贵霜。

有一点荀或倒是没有明说出口,那就是撤往三韩的途中,避免不了要有人留下来断后,而这些断后的,基本上也都是属于被抛弃的了,而且还不能让这些人知道真相,否则的话,他们哪里还肯死战,不死战的话,又如何能给他们争取撤退的时间。

虽然很残酷,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这一点不需要荀或去明说,也不需要他去出主意,当曹操真的决定撤往三韩的时候,曹操自己就会把这些事情安排妥当,不过好在李暹爱民如子,不会为难这些人,荀或也正是知道这一点,所以才会主张退往三韩。

李暹虽有不臣之心,但这大汉的天下,若是真落到了他的手上,对于大汉的百姓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幸事。

曹操陷入了沉默,荀或和刘晔说的都有道理,可他依旧是难以抉择,他知道,如果真的退到了三韩,他这一生都将再无回到这片土地的可能,就算李逞不去攻打三韩,他终其一生,怕是也仅能做到坐稳三韩,更别提反攻了。

“志才,你呢,说说你的想法。”

思虑了许久,曹操又将目光投到了戏志才的身上。

戏志才想了想,叹道:“文若和子扬二人之言皆有道理,退往三韩,我等此生将再无重回大汉的可能,留守冀州则十死无生,是走是留,皆由主公决断。”

戏志才心里清楚,这冀州根本没有守住的可能,双方实力悬殊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人心散了,不说下面的那些普通士卒,就是在这州府大堂之内,就已经有不知多少人开始暗中盘算着归顺李逞了。

当他们离开兖州的那一刻,他们的一切就已经全部都压在了壶关之上,夺下壶关,众人心里多少还有一点盼头,有那么—线的希望,

现在,许多人心中那最后仅有的一点希望已经破灭了。

忠义之所以难得,不仅仅关乎个人的生死,还有他能不能为了忠义抛下一切

有些人他自己可能不怕死,但他上有老,下有小,就算李暹不找他家人的麻烦,他家人又该怎么活下去。

同样,退往三韩之地也是如此,有很多人在这片土地上有无法割舍的东西。夺下壶关,死守冀州,或许跟远在青州、徐州、兖州的家人有一条黄河隔着,难以相见,但至少还有打回去的希望,就算打不回去,平时还能寄点钱回家,书信来往也是可以的,而去了三韩之地,那就可是彻底与这方土地断了联系。

到了这一刻,就算是那些为了忠义二字不惧个人生死的那些人,他们也未必全都能抛下一切,还是有很多人有难以抛下的东西。

曹操显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沉吟了许久,也难以做出决定。

“如果与公孙瓒合兵一处,退守幽州呢?”

如果有可能的话,曹操还是不想轻易的离开这片土地,要是公孙瓒愿意的话,他可以去帮公孙瓒守幽州,与公孙瓒共同对抗李暹。

只要公孙瓒愿意暂时借给他一块落脚之地就行,这样公孙瓒就可以全力应对来自东面的公孙渊的威胁,而他可以帮公孙瓒抵御来自李暹的威胁。

ps:

1群快满了,加2群吧:948108979萌新求支持,求推荐票,求月票。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