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59TXT > 军事 > 三国从接手西凉铁骑开始 > 第434章

一想到日后可能要在长安看人脸色窝囊的过一辈子,一想到自己连一直以来都视为禁脔的嫂嫂都忍痛献了出来,却仍换来这么一个结果,赵范只觉无尽的怨恨霎时间填满了胸腔,咬着牙,浑身轻颤,强笑道:“王上厚恩臣感激万分,只是这桂阳......”

“桂阳的事情你就不用操心了。”李暹摆手道:“这荆南四郡存在太多的问题,需要好好整顿一番,你把持不住,寡人自会另派他人前来替寡人解决这些问题。”

“至于你,寡人知你对朝廷,对寡人忠心耿耿,只是你也为我大汉操劳了这么多年,也该想想清福了。”

第772章 怎么,莫非你不愿意?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赵范呆呆的愣在当场,低头不语,大堂内死一般的沉寂。

樊氏亲昵的依偎在李暹的怀中,看着呆呆的立在堂下的赵范,脸上闪过一抹讥讽之色,那冰冷的眼神,似是在嘲笑他那不切实际的妄想。

企图用一个女人去改变李暹的想法,简直是天真的可笑。

这位秦王所作出的决定,要是真的会因为一个女人而改变,他又岂会走到今天,他身边的那些来自各方势力的女人,岂不是早就把他的秦国给弄的一团糟了。

樊氏冷冷的扫了赵范一眼后便不再看他,轻轻的依偎在李暹的怀中,脸颊贴在他的胸膛之上,听着那强有力的心跳声,心中百感交集。

李暹这样的男人,无疑是这天底下最优秀的男人,可做他的女人,却未必就是一种幸运了。

正因为他过于优秀,优秀到他身边的女人没有任何可以乱政的机会,可这也同时意味着女人对于他来说,也就只是女人,跟物品的区别,可能也只有用处的区别罢了。

樊氏轻轻的依偎在他的怀中,不言不语,乖巧的像只宠物猫,双眸轻闭,似乎不愿再去关注李暹和她这位小叔子之间的事情。

李暹并没有发现怀中这个女人情绪上的变化,又或者说,就算发现,可能也不会去在意,此时的他,注意力全部都放在了赵范的身上。

见赵范一直沉默不言,李暹的脸色开始渐渐的沉了下来,眯着眼睛,直直的盯着站在堂下的赵范,脸上泛起了一股浓浓的杀意。

“怎么,莫非你不愿意?”

他的耐心已经快要被这赵范消磨殆尽,给赵范一个列侯的爵位,让他去长安做一个富家翁,这已经是李暹能给这些他没打算重用的地方诸侯封顶的待遇了,要是对方还不感恩戴德的叩谢王恩,心里还抱着其他的念想,那就只能让他去死了。

赵范身形猛的一震,他清楚自己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要是再犹豫下去,怕是他也就不用再犹豫了,这位以暴名闻于世的秦王,会帮他做决定。

生存的本能终究还是战胜了野心,赵范双腿一软,噗通一声双膝跪地,虔诚的伏在地上,身形急剧颤抖,惶恐道:“臣不敢,臣这就去跟郭军师办理交接。”

李暹冷笑一声,摆了摆手,淡淡的道:“好了,下去吧。”

“喏......”赵范唯唯诺诺的点了点头,连忙起身冲着李暹再次深深一礼,躬着身子缓缓退了出去。

......

李暹在阳安逗留了数日,这段时间里,他带着樊氏遍览阳安四周美景,在那清凉的山泉池水之间,尽情的在樊氏的身上发丨泄着这南方盛夏的烦闷。

当然,李暹虽好美色,却也不至于因为这种事情在这阳安待了数日,主要还是考虑到这炎热的天气不让将士们修整一下就翻山越岭的去打零陵,会影响士气。

至于在樊氏身上发丨泄因为天气炎热而带来的烦闷,也只是顺便罢了。

数日之后,李暹命魏延带着桂阳太守的印绶和五千兵马去郴县接管桂阳守军,而则亲率主力大军赶往零陵。

零陵郡地处荆州西南,零陵得名于舜葬九疑,史记记载,瞬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

传说舜帝二位妃子娥皇、女英寻夫来到潇水、湘水会合处,因这里三面环水视,视为是舜帝陵墓。

‘零’字在中国文化中,是最大的数字,舜是帝皇,把这个似陵的地方称之为零墓,就是最大的陵,所以零陵的意思便是最大的墓。

零陵地势低洼潮湿,地貌类型多样,山、丘、岗、平俱全,东北及中部较低,境内都庞岭、越城岭屏障于西北,萌渚岭、九嶷山雄踞于东南,阳明山、紫金山拦腰穿插于东西,形成三山围夹两盆地,呈现向东倾斜的山字形地貌总轮廓。

这个时代的零陵,给李暹的感觉除了荒凉潮湿,一种亚热带雨林的感觉外,印象最深的怕也就是那位荆南五虎之首的邢道荣了。

邢道荣自是不必多提,号称荆南第一上将,使一柄开山大斧,人称万人敌,硬刚诸葛,赵飞和赵云车轮战才拿下,居于荆南五虎之首可谓是实至名归。

其次便是长沙杨龄,力压黄忠、魏延,成为韩玄手下第一勇将,每逢出战必为先锋,人送外号‘陷阵先锋’。

直接打脸关羽,让关羽那句‘天下英雄闻我之名无不丧胆’成为了一句笑话,因为杨龄闻他之名不仅没有丧胆,还扬言要活捉了他。

跟这二人比起来,儒将刘闲和桂阳双壁陈应、鲍隆,这荆南五虎的后三位倒是逊色了不少。

......

兖州、许昌

州牧府中,曹操看着桌案上那几份荆州传来的情报,眉宇之间既是愤怒,又是无奈。

就在数月前,当他闻李暹南取荆州之时还抱有一丝幻想,希望那刘表能借着汉江天险,水军之利,将李暹的大军拖在襄阳。

可现在呢,不过数月的时间,李暹的大军不仅过了汉江,取了襄阳,如今更是已经打到了荆南。

心中佩服荆南四郡那几个太守敢于反抗李暹的同时,又觉得这些人太过没用。

难不成自己真的要从青州东渡大海,去取辽东半岛,亦或是去打真番郡,北可取临屯、乐浪、玄菟三郡,南可打土著收三韩之地?

“这李暹......战无不胜啊,早知他会成长到这种地步,当初就不该与他合作,我真是看走了眼。”

曹操长叹一声,言语中满是无奈。

如果人生可以重头来过,他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哪怕是联合袁绍,也要先灭了李暹,不给他任何喘息的机会。

当初的他,不是不知道李暹会是一个劲敌,只是跟袁绍比起来,显然他更认为四世三公的袁绍威胁更大,认为袁绍才是心腹之患。

即便是现在,曹操也敢说换成任何一个人处在他当时的位置上,怕都会这么认为。

李暹以雷霆的手段平定了关中,之后在屯田和招收流民上,更显露出了他的不凡,这些曹操都看在眼中。

只是无论李暹再怎么有能力,当初的他就是一个董卓余孽,这个名声可要远比他这个阉宦之后更加恶劣,怎么跟袁绍比。

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要是真让袁绍平定了冀州,他只需要登高一呼,就能让无数人不斩而降。

可谁又能想得到,这李暹即便顶着这种名声竟然也成长到了如今这地步。

第773章 奉了那天子诏?

“眼下那李贼如日中天,已经不是我们能够独立与之抗衡的了,依在下所见,主公不若就奉了那天子诏。”

眼下遇到了这样的困局,身为曹操麾下第一文臣的荀彧自是第一个站了出来。

“奉了那天子诏?”曹操眉头微微皱了皱。

堂下众臣也因荀彧的方才的话面面相觑,如果不是知道这位荀文若的脾气秉性,他们怕是都会怀疑荀彧是不是那李暹派来的了。

这诏书虽是出自天子之手不假,诏书上的盖的那个印玺也是正儿八经的传国玉玺,这个没人会怀疑。

只是,以如今这大汉的处境,那份诏书到底是出自何人之手,怕是也就如这诏书上盖的那个章一样,没人会怀疑这份诏书是不是天子所下。

真实的传国玉玺,又由天子亲手发出来的诏书,未必就不能是矫召。

接下这样一道诏书,所引起的严重后果,可能超乎很多人的想象。

李暹如今的实力本身都已经强到了一个天下群雄恐惧的地步了,如果他们这些诸侯再连这种诏书都接的话,那可能就真的大势已去了。

你或许因为只是一时迫于无奈,又或是想借着这道诏书谋取什么利益,但别人不这么想啊。

特别是那些底层民众,他们只知道你曹阿瞒是这天底下第二大诸侯,实力仅次于李暹。

如果你咬死了长安传来的诏书都是佞臣李暹逼迫天子下的诏书,是矫召的话,不管别人心里到底偏向于谁,至少他们脑海中会有一个概念,那就是你李暹可能就是个控制了天子的权,你跟曹阿瞒两个反正有一个不是什么好东西。

要么就是曹阿瞒是不尊天子,各地自立的叛军,要么就是你李暹是个跟董卓差不多一样,属于那种控制天子的权臣。

这样的诏书,听宣不听调,阳奉阴违的话,别人可能也不会说你什么,甚至还会有那么一小波人觉得你有骨气,是个敢于和欺凌天子的佞臣证明抗争的英雄。

但要是接了,一些汉室死忠的狂热份子骂你几句都是轻的,毕竟辱骂是可以一笑而过的。

可你这种态度传递出去的信息看在别人的眼中就不一样了,长此以往,在普通百姓的眼中,那就是长安的秦国是朝廷正统,你曹阿瞒是个地方官。

两方相安无事的时候,那就跟正常的大汉天下没什么区别,感觉又回到了和平的年代。

但要是让这种李暹是朝廷正统的思想深植入百姓的脑海中,等真到了双方开战的时候,你自己治理下的百姓怕是都有些心虚,认为你是个叛乱份子,你还有什么脸面扛起什么诛佞臣,清君侧的旗号,你就是那个叛乱的乱臣贼子。

不然的话,为什么你之前天天接人家的诏书,还听调,认可人家是朝廷正统,现在突然莫名其妙的说人家是叛贼了。

如果在再对比一下双方百姓的生活水平的话,好嘛,要不是你这个叛贼一直割据自立,整个大汉的百姓的生活水平都会跟人家一样,你就是那个影响和平稳定,繁荣昌盛的叛逆份子。

称呼你曹阿瞒是天下第二诸侯的时候还好说,要是真有哪天,所有人都认为你曹阿瞒天下第一诸侯的时候,那到时候用的可就不一定是诸侯这个词了。

可能就会是最大的叛军势力,而人家李暹就不是什么诸侯了,是朝廷的秦王,是朝廷,是这天下正统。

加之连你曹阿瞒这除李暹外最强的诸侯都低头了,其他小势力哪里还敢跳出来吭声,怕是直接就被这风向给吓得上表称臣了。

这种后果,对除李暹外,所有诸侯的威信都会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荀彧竟然出了这种馊主意,接什么天子诏,而且听他的意思还不像是阳奉阴违的接,而是实打实的听宣听调,一副自己就是个忠于长安那个朝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