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59TXT > 军事 > 三国从接手西凉铁骑开始 > 第232章

声,道:“就算我让你回到冀州,你又能改变的了什么。”

“你能做的,无非也只是给袁绍陪葬,用你这条性命,来成全你所追求的忠义之名。”

“寡人听闻,你自由便天资聪慧,在冀州有着很高的名望,起初太尉府征辟你为御史,你因憎恨宦官当道,贤臣被害,而弃官还乡。”

“后在冀州牧韩馥麾下为官,因为人太过正直而不得志。”

“再后来,袁绍反客为主,谋取冀州之后,袁绍带着丰厚的礼物登门拜访,你这才在袁绍的手底下做了这个冀州别驾。”

“寡人能看的出来,你田丰是一个真心想要为国为民做一些实事的人,否则当初你也不会因宦官当道而弃官还乡。”

“寡人敬重你田丰的为人,你若是想要离开长安,回到冀州,寡人绝不阻拦。”

“哪怕你重新回到袁绍的身边,担心冀州形势不稳,想要将家小继续留在长安,你的家小依旧可以留在长安,寡人不仅不会拿你的家小来胁迫你,还会一如既往的善待他们。。”

“是回去给袁绍陪葬,以成就你的忠义之名,还是留下来,以你一身所学,为这天下苍生,尽一份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全都取决于你,由你自己选择。”

第420章 诸葛亮

说罢,李暹不在言语,囚禁也囚禁这么久了,该说的话也都说了,如果田丰还是执意要走,那就让他走好了。

这一次,他田丰还有没有可能活下来,那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屋内一时静谧至极,田丰失魂落魄的站在那里直直发呆,不知该何去何从,一旁的诸葛亮低垂着双目,不知在想些什么。

想想李暹所说的话,就算他回到了冀州,又能做得了什么,以当今天下的形势,曹操不可能会选择在这个时候与李暹翻脸,南下的路断了,曹操也只剩下了北上吞并冀州这一条路可以走。

曹操可不是个守成之辈,想要断了曹操北上的念头,根本没有可能。

想要保住冀州,袁绍也只剩下了交好李暹,求李暹庇护这一条路可以走。

先不提李暹愿不愿意,就算李暹愿意,以袁绍刚愎自用的性格,会听他田丰之言吗。

就算听,李暹又会愿意庇护袁绍吗,李暹不生出吞并冀州的念头就已经不错了,又怎么可能会愿意庇护袁绍。

联合曹操,共同讨伐李暹?

别闹,曹操是视李暹为心腹之患不假,但以李暹如今的实力,袁绍和曹操绑在一起怕也没什么用,袁绍或许还好些,从冀州方向主攻并州就可以了,可曹操呢。

曹操是西攻汜水关还是南下攻打豫、扬两州,无论曹操攻打哪里,李暹都能够从另外一个或者两个方向,横扫他的大后方。

除非全天下的诸侯联合起来共同讨伐李暹,否则的话,袁、曹两家联手,也奈何不了他李暹。

与其去踢李暹这块铁板,曹操怕是会更倾向于去捏袁绍这个软柿子。

田丰双手紧握,内心中充满了挣扎,一方面觉得李暹说的有理,另一方面袁绍对他又有着知遇之恩,一时间有些难以抉择。

李暹也明白想让田丰这样的人归顺自己很难,叹道:“寡人知你田元皓是个忠义之人,不愿做出那背主之事。”

“这样吧,寡人也不要你田丰为寡人效力,更不用你为寡人出谋划策,你只需在这朝中担任一个官职,一心为民做事便是。”

“四世三公的袁家世食汉禄,他袁绍也依旧为汉臣,你田丰亦然,如今也只是将你从冀州别驾的位置上,调到了朝中,也不算背叛袁绍吧,如何?”

田丰虽有些谋略,但李暹不缺谋臣,田丰愿不愿意为他出谋划策都无所谓,只要能够理政就行,就好像徐庶那般,随便你愿不愿意认劳资为主公,你只要干活就行。

你不愿意任劳资为主公没关系啊,你总归还是这大汉的臣子吧,你总归得认刘协那个天子吧,让你来朝中当个官,去处理政务,你总没理由推脱了吧。

只要你不给劳资添乱,还认真做事,哪怕你只认大汉,只认刘协也没关系,做个荀彧那样的臣子,劳资也能容你。

“都说秦王暴虐成性,是个欺凌天子,祸乱朝纲的佞臣,然,秦王胸襟之宽广,令田丰拜服。”

田丰目光复杂的看了李暹一眼,心中无限感慨,长叹一声,整了整衣冠,朝着李暹一揖到底。

“哈哈......”

李暹大笑一声,连忙将田丰搀扶了起来,道:“寡人的一些做法,或许在元浩看来,有些太过,但你我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想早日结束这乱世,为这天下饱受战火之苦的百姓,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之事。”

“政见不同,但却未必不能共事。”

“寡人的为人,或许不符合你元浩心中所憧憬的明主,不过没关系,你只要用心做你该做的事情就行。”

“至于你是奉我为主也好,还是心中依旧把我当成一个祸乱朝纲的佞臣也罢,寡人毫不介意,你只要专心处理好你手中的政务,为百姓谋福祉便是。”

田丰为人刚直,又有能力,只要他不和那些所谓的汉臣搅合到一起,不做一些触碰李暹底线的事情,李暹便能够容他。

奉不奉他李暹为主,不重要,无论田丰奉不奉他为主,只要在长安为官,做事,那就等于在替他李暹做事。

解决了田丰,李暹又将目光投到了诸葛亮的身上,感受到李暹的目光,诸葛亮苦笑一声。

“秦王不惜派人远赴荆州,将草民‘请’来长安,草民怕是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吧。”

“只是草民有一事不解,不知秦王可否为草民解惑。”

大名鼎鼎的诸葛卧龙,演义中被神话,鲁迅曾评价其多智而近妖的诸葛丞相,竟然也有想不明白的东西,李暹不禁微微感到有些诧异,笑道:“说说看。”

多智而近妖,是鲁迅给诸葛亮的评价,不过这个评价评的不是历史上的诸葛亮,而是演义中赤壁之战中的诸葛亮。

那位神机妙算,能够呼风唤雨,不仅让战无不胜的曹操败走华容,就连曹操能够逃过一劫,也是诸葛亮故意放了他一马,才故意派遣关羽去华容道的。

在鲁迅看来,这已经不是凡人能够做到的事情了,这是神仙才能做到的事情。

东吴也算是日了狗了,罗贯中拥刘贬曹也就贬了,按理来说,跟他东吴也没啥关系,可罗贯中却连东吴也不放过,把东吴的战绩刷到刘氏阵营的头上。

历史上战吕布的是孙坚,而且还是两败吕布,第一次是吕布和胡轸两人奉董卓之命去围剿孙坚残部,谁知道却连孙坚的残部都没打过,反过来被孙坚吊打,孙坚率领残部策马疾驰,星夜追杀吕布到洛阳。

第二次则是在洛阳城内,宣武门下,吕布横枪立马,手握方天画戟,孙坚血染战袍,再次带着将领杀的吕布丢盔弃甲。

然而这样的战绩却鲜有人知,反倒是三英战吕布这种虚构出来的几乎是人尽皆知,属于东吴的高光时刻被罗贯中扣到了刘备的头上。

另一个则是大名鼎鼎的赤壁之战,赤壁之战中,诸葛亮起到的作用也只是促进了孙刘联盟。

曹操举兵南下,进驻江陵,诸葛亮劝刘备投靠孙权,一番劝说之下,孙刘成功结盟。

曹阿瞒占据荆州之后,志得意满,给孙权写了一封气吞山河的战书,原文是“孤承皇命 ,奉天伐罪。旌旗所向 ,刘琮束手。荆襄九郡 ,望风来归。今统雄兵百万,战将千员。”

“欲与足下会猎于江东。共擒刘备,永结盟好。盼足下顺天辑首,以免自误。”

大致意思是我很牛b,你很垃圾,你要摆清楚自己的位置,赶紧跟我一起灭了刘备,我劝你耗子尾汁,不然要你吃不了兜着走。

东吴朝野震动,都劝孙权投降,周瑜却全力主战,不仅说服了孙权,还在刘备心里没底的时候亲自跑到刘备的大帐中拍着胸脯保证能打赢,才让刘备安心。

真实的赤壁之战分为两战,第一次是赤壁打了一场,在赤壁打的时候曹军赶上了瘟疫。

《三国志武帝纪》: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

第二战是乌林之战,也就是流传千古的火烧赤壁。

赤壁之战跟诸葛亮关系不是很大,东吴这两个亮瞎人眼的战绩全都被人按到刘氏阵营的头上了,孙坚和周瑜要是知道自己的战绩被别人顶了,怕是棺材板都按不住了。

诸葛亮确实是一个全能型的顶级谋臣不错,把他作为忠义和智慧的象征也无不可,他也确实配得上,只是没演义中那么夸张罢了。

诸葛亮正了正神色,开口道:“草民躬耕于南阳,不过是一山野村夫,不知秦王是从何处闻得草民之名,又为何派人将草民‘请’来这长安。”

诸葛亮虽自是甚高,时长自比管仲、乐毅,可他心里却很清楚,他的名字顶多也就是一些经常来往的熟人知道,或许荆襄的一些名士对他的评价很高,但也不至于能够传到长安,传到李暹的耳中。

如果他的名声都已经大到能能够传到关中了,刘表也不可能放任他在卧龙岗闲着,看在两家都是亲戚的份上,刘表要是请他出山,他也不好拒绝。

诸葛亮细细观察着李暹的面部表情,似乎想要从李暹的脸上看出什么,他很好奇,远在长安的李暹,是怎么知道有他这么一个人存在的。

李暹先是一愣,没想到诸葛亮想问的居然是这个,嘴角慢慢的扬了起来,露出了一个高深莫测的笑容。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你这位大名鼎鼎的卧龙先生,寡人焉能不知?”

“秦王说笑了,一些微不足道的虚名罢了,想来还不足以传到秦王的耳中吧。”诸葛亮显然不相信李暹这种敷衍的说法。

这句话不过是熟悉他和庞统两人的司马徽说的而已,并非天下人给的评价,卧龙和凤雏之说,是庞德公给这两人的评价。

庞统是庞德公的从子,庞德公又与诸葛亮的岳父黄承颜交好,荆襄几大家族,包括诸葛家在内,转个几道弯都有联姻的裙带关系。

司马徽又与庞德公、黄承颜二人交好,司马徽也算是庞德公和诸葛亮两人的长辈了。

司马徽对庞统和诸葛亮两人的评价,其中或许很大一部分原因却是是因为这两人真的有经天纬地之才,但中间也必然夹杂着一些私人感情。

在这个入仕靠名声的时代,在这两个晚辈却是不错的情况下,司马徽总不能说这两个晚辈的坏话吧,适当的捧一下也在情理之中。

诸葛亮很清楚,卧龙凤雏之名,也仅仅只是在荆襄一代还有些名声,但还远没到传遍天下的地步。

第421章 去哪找这样一个人

“欲让天下英才尽入吾彀中,自当应有识人之能。”

李暹脸上含笑,意味深长的看着诸葛亮,道:“依先生之才,想来必然早就已经猜出寡人派人将先生请到这长安来的用意,不知先生打算给寡人一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