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59TXT > 历史 > 缅甸风云 > 第118章 税制改革(二合一大章)

窦文涛接过照片,刚扫一眼,他就有兴趣了,“有意思!居然是双尾撑布局。”

双尾撑布局兴起于二战时期,是不小的飞控流派,比如p-38闪电战斗机、英国的吸血鬼喷气式、苏联的米格1.44。

进入70年代后,也有无人机采用双尾撑布局,但这股风潮刚兴起,年轻的窦文涛为此感到新奇。

无人机用双尾撑,在他看来是大胆的想法。

窦文涛一琢磨,也很有道理,布局结构和可靠性就很好。

王飞又递过几张草图,“这是飞机数据和指标。”

窦文涛牙齿一吸,有备而来,不好对付。

不过等他一看数据,就放心不少。

以色列侦察兵无人机尺寸

翼展: 3.60 m

机长: 3.68 m

机高: 0.94 m

性能:

最高飞行速度: 160 kph

续航力: 7.5 h

控制距离: 100 km

重量:

空重: 76 kg

最大负载: 118 kg

“这飞机挺小的,但性能还真不错。”

王飞笑了笑:“速度、续航、控制距离都可以适当降低,但九旅要求一年内服役,且有地面起飞着落,和车载弹射、伞降回收两种型号。”

窦文涛脸色发苦,甲方临时更改设计任务了,难搞!

“新型火蜂无人机计划暂停,只限于5架原型机改造,且确保3架服役。后续项目以小型无人机研究为主。”

窦文涛无奈的摊开手,“我做不了主,要向所党委汇报。”

王飞:“那就现在启程,我亲自去蓉城会见各位领导。”

九旅物流系统在蓉城新设一个采购办事处,统筹在川省的工业采购。

此时的川渝并未分家,川省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工业基地,更是华夏工业的备份所在地。

九旅所需的基础工业设备,几乎都可以在川省获得,当然前提是有钱,且当地政府愿意援助。

水轮发电机、盐盆项目设备、平炉炼钢设备,根据地的重大项目设备提供方都是川省。

多个项目汇总,川省起码从九旅处获得3000万元以上的出口额。

“金元”攻势初见成效,蓉城市革委会在火车站附近找了一块土地,“租”给九旅作为办事处。

王飞北上蓉城有了落脚点,顺便也能视察办事处工作。

611所内,党委领导人和各室主任传阅窦文涛带回的资料。

“老宋,你来说说。”

宋文骢是所里的气动学大拿,且是副总设计师,党委书记先问他。

“双尾撑的优势很明显,布局结构稳定、可靠性高。无人侦察机采用后推式双尾撑结构布局,便于安装光电侦察设备,不会对设备造成遮蔽;动力系统位于全机中部,全机质量集中,飞行操纵性良好等优点。”

不愧是宋总师,一开口就高屋建瓴的分析出双尾撑的优势。

“这么说来,这架无人机的数据靠谱?”

在场主任都点头赞同。

“飞机这么小,材料要求也不高,气动布局很简单的,后推的螺旋桨发动机也没啥难度,有现成的发动机可用。”

宋文骢有点为难的说:“设计制造都没难度,就是电子设备、高空摄像机有些难度,要向上级申请调配。”

“再有就是,回收伞看起来不起眼,但难度却不小。单就伞的存放点就是问题。”

车载火箭发射,动力伞回收时,开伞点非常关键,是个新领域,611所研究不多。

李书记大笑,“这不正好是花钱的地方,没点难度,九旅怎么心甘情愿的投钱?”

大家嘿嘿大笑。

“谁来主持?”

此话一说,大家都避开书记的眼神,所里刚领了歼七改任务,都看不上小飞机项目。

宋副总师笑着提议:“让年轻人试试手?难度不大,适合锻炼新人。”

李书记忍不住拍手,“可以,老宋想得周到。”

隔天,宋文骢一行人和王飞在九旅办事处见面,双方达成了新的合作项目。

双方一致认同推迟国产火蜂无人机的研发,主力投入华夏版侦察兵无人机,同时五架火蜂的改进继续推进。

九旅承诺的项目资金不变,转而投入小型无人机。

关于国产火蜂的30万美金奖励,王飞改为一年内服役侦察兵,则奖励15万美金,入役时间每提前一个月,就奖励5万美元。

宋文骢笑咪咪的答应了浮动奖金制。

九旅的要求不高,原型机只要求为低空侦察机,能携带高精度航空照相机即可。

有完整的飞机参数在,有现成可用发动机,照相机也可选用国产相机,611所很有把握6-10个月内,

走完原型机研发的所有流程。

“宋总师,我无比期待新飞机起飞的那天。”

宋文骢爽朗的说:“那一天不远了,611会全力以赴,快马加鞭,以求小飞机早日腾空。”

王飞笑呵呵的握手,心里却吐槽:信你个鬼,小飞机项目交给窦文涛主持,项目组全是新人。

不过新项目落地,王飞就完美完成旅长交代的任务,九旅所求不多,只求能有侦察机可用,和培养自己的航空人才。

这两点能达成,吃点亏九旅也能接受。

接下来几天,王飞拜访了东方电机厂等合作单位。

受雨季影响,木丝大坝停工,华夏援建工程团也已回国。

2个月后项目复工,王飞现在提前做好沟通,可使项目准时复工,援助专家及时归位。

7月中旬,张扬又开始密集地走基层行程。

夏收将近,这次主要视察农场和农村,判定夏粮的收获情况。

“农场情况如何?”

谭木西掰着手指说:“农场分为四块,河道入口两岸是熟地,上游两岸两大块是新地...”

一年多的经营,农场开荒成果显著,熟地有6000亩,其中种植了5000余亩的水稻,剩下土地种植玉米、土豆、番薯。

土豆不多,种植面积不到30亩,雨季高湿高温,不适宜马铃薯生长,夏季种植,是为了试验而种。

上游开拓的荒地一共6000余亩,有一半是坡地,用机械开荒的地没去年开荒地精细。

坡地都用来种大豆、番薯和象草,也种植了苜蓿等杂七杂八的高产草本牧草。

另一半荒地就种玉米、番薯。

农场用于种粮的农田面积达到1万多亩。

“下个月水稻才成熟,现在还没法估算产量,单凭经验判断,亩产起码有300斤。”

按5000亩算,亩产300斤,总产达到15万斤,折合75吨。

张扬开心的说:“真不错!农场还要扩大下去,成立新的农场点。”

老谭笑眯眯地点头,“水渠建好后,木丝河农场还可开荒2万亩。瑞丽江两岸河滩,还可开荒5万亩。”

张扬摇头,“没有那么多!”

瑞丽江水量充沛,要和水抢田,就必须大举修建几十公里的江堤,耗费巨大,却只收益几万亩良田,不值得!

缅北山多,盆地也多,再加上人口稀少,有的是可开荒土地。

打出莱别山,占据掸北,就不怕没有土地可开垦。

“新村农耕如何?”

前往罗盘村的路上,张扬问道。

迁移计划开展后,山民见到新村有房住,有水田可分,更多的人囔囔着要搬家,也要到平原过好日子。

老百姓就是这样,不见兔子不撒鹰,见到别人过好了,就羡慕嫉妒恨,也想着占便宜。

民政部也乐于山民改变,愿意下山的,就都安置。

不过政策也变了,不再是整村搬迁,而是一户户打散安置在原有的新村,做到每个新村都是多民族杂居。

迁移行动一直持续到现在,一共建立12个新村,安置了154户、2496名山民。

定居在高山深谷,生存条件恶劣的村寨,基本已经搬空,壮年劳动力家庭都搬到了新村定居。

新村受民政部直辖,农业指导却是农场负责,谭木西也就跟着旅长下乡。

“基本保证新村每口人有5亩土地,一家五口就有25亩农田,另有3亩菜地。”

“今年农民种植的大都是杂粮。农场承诺用大米换杂粮,保证每户人家的米缸都是满的。”

张扬望着山坡上的梯田,“开荒热情高吗?”

谭木西摇头道:“高也不高!”

“怎么说?”

“有的家庭,找到稳定的城里工作,工资比种田收益高,也就不爱种田了。”

老谭又说:“有的人不打工,就爱种田,就琢磨着开荒,有的人家,菜地都弄了十几亩了!”

张扬一听,不开心了!

“这怎么可以?这不乱了套了!”

新村开垦土地时,是农场派机械大家一起开垦的,属于共有土地,也属于集体土地。

旅部本想直接搞农村合作社,但考察后发现并不适合。

山民刚脱离较原始的社会形态,以前土地是山官和头人的,土地私有化的时间很短。

仓促进入农村合作社模式,山民难以接受。

九旅没做好制度建设,也没那么多机械和人才投入农村,农村合作社的时机还未成熟。

所以,新村土地依旧是国有、集体所有属性,但按照口粮田的模式,交给山民耕种。

在生产资料上,依旧保留合作社的模式,农机属于农村,开垦、耕种、收获时,大家集体劳动,互相帮助。

兴修农田水利设施时,也是集体劳作,九旅一直在引

导百姓走向农村合作社模式。

张扬之所以急,就是山民自主开荒下去,就会动摇集体劳作的根基。

荒地有好有坏,你提前占了好地,公共设施修建时,不就一家一户绑架了集体利益。

如果每个人都有私利,都要抢占荒地,演变下去,不就是缅北版本的争水争田。

更为严重的是,开荒多的家庭,会在稳定的环境下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成为新的地主。

有了资本的小地主,自然而然的侵蚀乡村治理权,和缅北遍地的佛教结合后,不就是后世缅甸农村的现状。

头人、地主、僧侣是缅甸农村政治铁三角,牢牢掌控农村的一切,在后世连威权的军政府都无法动摇这个基础。

张扬踱步道:“你带我进村走走,我和老百姓聊聊。”

走访罗盘村,张扬发现情况真的不妙。

几乎每家每户都超标开荒,基本都有6亩菜地,多的超过10亩,最多的有30亩。

回到旅部,张扬对谢和华说:“支书,税制改革,建立农业税,迫在眉睫!”

关于农业税的征收,旅部早有计划,预定今年敲定细则,明年春收开征。

根据地建立时,农村破败,再加上匪乱,农村更为凋敝,土地改革并不能立刻改善农民生活。

张扬等人想的是,让百姓修养生意一年,解决吃饭问题了,再行征收税收。

可开荒热潮,让张扬心悬在半空,农业税必须提前,要通过税收的方式,遏制无节制的开荒行动。

谢和华安慰道:“不急,你说的我也了解,先统一内部思想是关键!”

张扬点头,干部先领会政策的精神、目的等,施政才会高效,并不是领导人脑门一拍,基层就能把政务办妥的。

“先给新村下令,暂停开荒工作。就以雨季加大,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为理由。”

支书点头同意,“医生下乡也可提前,让村民转移注意力,不能让他们闲着讨论禁令。”

张扬点头,“老村和新村不同,也不知开荒情况如何?”

谢和华笑了,“老村人口稳定,容易开垦的土地,早就开荒了,现在开垦激情不高。再有,种田哪有打工舒服!”

老村离城镇很近,完全吃到根据地建设的福利,九旅大肆采购蔬菜等农产品时,他们就吃到红利。

心思灵泛的村民,改稻为菜,种菜收益是种粮的三倍以上。

蔬菜种植几乎每天都要浇水、除草、杀虫等等,菜农恨不得每天守在地里,开荒的时间和欲望都不高。

老村村民还有一大去处,那就是进城做买卖,或者进厂打工,又或者给九旅各机构提供服务。

就是摆个小吃摊,也比开荒来钱快且轻松,所以他们垦荒积极性不高。

想到这些,张扬长叹道:“农村问题也是工业问题!”

“工业搞起来,吸纳更多的农村人口,当进程打工收入比种地强,又有几个人愿意面朝黄土背朝天。”

谢和华不耐道:“工业、农业双引擎,互为依存,工业化要一两代人努力才能完成。这期间,农村问题也得解决,可能不拖着。”

张扬很是赞同,提议道:“先让民政部开会讨论,先预热改革,让大家有个心理准备。”

“我要走一遍农村,心里有底了,才好发言。”

谢和华点头笑道,“这个你擅长!”

7月中旬起,张扬几乎每天走几个村落,和村长、开荒大户、种田能手、民兵等百姓聊天。

好在本部根据地不大,也就59个村子,张扬脚底板够厚,坚持走完每个村落。

走基层行动附带的收获是,百姓都知道张旅长是个为民作主的好官,是个“自己人”。

走访活动到中期以后,每个村落都盼着张扬来,每个人都想和旅长握手。

信佛的村民握手和华夏不太一样,是张扬伸出单手,村民低头鞠躬,双手捧单手,是佛家礼仪,很有顶礼膜拜的味道。

初时,张扬没见过这阵仗,反应迟了一会,还早及时回身,双手反握,扶起鞠躬的百姓。

有了初次教训后,没人再成功行顶礼膜拜礼。

张扬越是如此情切,村民就越是恭敬,有的老人家激动到流泪,远远的就跪下。

缅甸佛教深入人心,越是年老的人越是信教,将张扬视为佛陀转世,是行走人间的神佛。

“宗教害人啊!”

张扬并不觉得被人神话是一件好事。

高高在上的神,离信徒只会越来越远,早晚会被神官隔绝信众,成为一尊神排位。

被神话的政治人物,要么是独裁者,以信仰和屠杀控制政权与治民,要么是功过七三开的伟人。

这两种情况,张扬不愿意接受,他要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8月初,旅部召开高级干部会议,以确定税制改革和农业税的征收。

成立税务局

是共识,早在今年年初,缅甸木西玉石开发公司就像财务局上缴营业税。

盐厂盈利后,除了利润外,也同样提交一笔营业税。

财务局收税名不正言不顺,只是临时过渡阶段,成立税务局统管征税恰如其分。

“税种就先确定为营业税、特别交易税。”

根据地政务人才有限,更没有受专业培训的税务人员,也没有丰富的收税经验。

现实如此,就不宜一次开征多个税种,先把制度和机构建立起来,等理顺税收问题后,再开新税种不迟。

张扬发言:“营业税统一暂定为8%,交易税为5%。”

营业税征收目标为根据地兴建的大工厂,定多少问题都不大,可以慢慢调整,有试错空间。

至于百姓开办的服务场所,根据地还没有工商注册制度也没有工商所,也就暂时不纳入征税范畴。

交易税是指马帮和大集市的大宗玉石交易所收取的手续费。

谢和华:“农业税就定为20%-30%?”

林智贤答道:“暂时分为三档,20%是起征点,总的思路是开荒多的就多交。”

“由于时间仓促,所有杂税统一为农业税。以户为征收对象,税种为实物税,纳粮即可,原则上不收现金。”

张扬总结稻:“8月底进入夏收,9月底开始收税。我们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成立税收队伍,和向老百姓宣传。”

“民兵体系要调动起来,发一笔集训补助金稳定民兵。”

谢和华补充:“一定要做好宣传,不能让有心之人窃取政策解释权,歪曲政策,更不能让谣言散播。”

王飞从军事角度出发,“部队在练兵,就到野外拉练吧,维护内松外紧的局面,为征粮提供安全保障。”

为农业税征收,九旅各机构紧密联系,把行动当作一场内政战役打,视为民政体系的大考。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