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59TXT > 历史 > 缅甸风云 > 第88章 饭馆和私人经济

张扬笑呵呵的领进老蔡饭馆的大门,“华工,今天请你吃个农家小菜!”

华染笑了笑,“缅北风气真开放,都有私人饭店了。”

“老蔡家的酸菜鱼,那是一绝,不开饭店就可惜了。”谢和华笑着解释。

得知首长来了,老蔡亲自接待,笑得像个弥勒佛。

“蔡老头,上你家的招牌菜就行。”

“好!我这就去做!”

创立根据地时,张扬渡江北上,撑船的就是蔡家钟,两人就此结下了深厚友谊。

给九旅运输物资,老蔡攒下丰厚的家底,但年纪大了,也厌倦了开船,就想上岸过安生的日子,他还特意征求张扬意见。

旅部计划逐步放开私营经济限制,引导一部分百姓自主创业,搞活民间经济。

老蔡做菜手艺了得,张扬就建议他开一家菜馆,根据地首家私人饭店,首家注册私营企业由此诞生。

为了宣传根据地搞活私营经济的决心,张扬宴请贵客时,偶尔来老蔡饭馆宴客。

“华工,地矿局准备再投入多少?”

杨教授发现金矿后,在得到九旅许可后,向滇省地质矿产勘查局做了汇报,这引起了滇省和地质总局的兴趣。

合作就此展开,滇省提供技术和设备,双方共同开采金矿。

3月矿区公路打通,4月开采河床金砂,今天是出金日,一共获得12公斤的粗加工金块。

有了初期开采数据,金块也见到了,是该展开下一步合作了!

“总局下了新指示,允许扩大合作范围。”

华染是滇省地矿局的采金专家,作为滇省和地矿总局的代表,担任金矿开发总经理,他的话很有分量。

“投入多少人力和设备?”谢和华更关心实际内容。

华染的表态很直接,“一支精锐探矿队,至于开采设备,内地只能提供老设备,挖掘机、粉碎机等大型工程设备,由九旅提供。”

谢和华抱怨道:“滇省就等着分钱?”

按双方协议,开采所得黄金全归九旅所有,但其中5成必须出售给滇省,且按人民币计价。

表面上内地没直接分金,但实际上该有的分成,一点都没少,还规避了外交风险。

根据地需要大量人民币,黄金换现金,不无不可。

能换来探矿资源,和矿产人才扶持也不亏,但不亏的前提,是在开采过程中,双方同等投入。

为了增加开采量,九旅不断投入重型机械,那么滇省也要跟进,在其他领域找补,不能坐享其成。

华染脸色不变,“我方投建一个炼金小厂。”

张扬笑着打趣,“炼金造成的污染,能不能五五分成?”

七十年代末,华夏还没升级炼金工艺,依旧使用高污染化学药剂提取黄金,废水对自然环境污染极大。

华染脸色发苦,面对张扬诘问,他很为难。

“九旅出钱,地矿总局能不能协助采购一套小合成氨设备,或者银矿提炼厂。”

条件一出,华染如释重负,连忙道:“我向总局汇报。”

谢和华:“若是成了,九旅可以用更多黄金换人民币。”此话赤裸裸的展现九旅立场。

谢和华从不掩饰自己的利“己”思想,他和华夏打交道,向来是利字当头,动辄利益交换。

一提谢支书的名头,华夏有心人就直摇头,评价其毫无党员作风,极端民族主义者。

张扬笑道:“菜上来了,趁热吃。”

知道首长们在谈大事,老蔡一直没上菜,收到警卫传话后,后厨才忙碌起来。

菜馆门口,张谢二人送走华工,老蔡在后面笑着脸站着,显然是有事相求。

“蔡叔,有事直说!”

蔡家钟硬着头皮说,“我想和别人建马帮!”

谢支书好奇的问:“和谁啊?”

“一村两寨的山标!”

张扬微微点头,他知道这人,“那明天,你和他来旅部,说说马帮的经营思路。”

老蔡大喜,这事有门,“我和山标一定到!”

回到旅部,张扬感叹道:“这才一年,根据地就有土豪了!”

谢和华笑了,“土豪的标准是多少?”

张扬歪着头想了想,“怎么也得有三五千元?”

九旅的军人、公务员有六千多人,平均月薪七十多元,因为食宿不花钱,年结余超过一千元的人,不在少数。

又因去年年底,旅部补发一大笔工资,一千多人存款超过三千元。

大家都把钱存入财政局下的银行里,张扬知道大体的存款数据。

谢和华伸出八根手指:“老蔡的钱,起码这个数。”

“八千?!”张扬不由得惊呼,“他怎么积攒的?”

“开船,运货的呗!”

作为九旅的老朋友,老蔡赶上每一波发财机会。

初期,

他给九旅撑船,送人运物资,通过收路费,有了原始积累。

雨季,根据地缺肉食,向渔民收购大量渔获,老蔡是渔家,抢占先机,成为捕鱼第一家。

根据地推出水泥船时,坚定跟着九旅走的老蔡,第一个买船,有了“大船”后,他开船踏遍瑞丽江支流,运回大量物资。

他在河运高峰期时,旗下有大小6条船,每条船每天都能赚50元以上。

弃船上岸,光卖船就赚了一大笔钱。

开饭馆,又让老蔡成为头个吃螃蟹的人。厨艺好,做酸菜鱼是一绝,生意自然是络绎不绝。

直到这个月,木姐开了第二家正规饭店,才终结老蔡的独门生意。

谢支书兴致勃勃地算着老朋友的发家之路。

“要不是爱出风头,根据地出了新产品,老蔡就抢着第一个买,不然他早就是万元户了。”

张扬扑哧一笑,“那他得盖个大院子,才放得下那么多东西。”

目前,根据地出产了农具、五金等小工具,林林总总几十种,自行车、板车、斗车、实验型小耕田机,占地也不小。

随着工业项目的投产,以后出产的大家伙会越来越多。

谢支书笑道:“人家精明得很,用不上的,早就转手卖掉了!”

张扬哑然一笑,老蔡在第五层,想得比自己多。

谢和华正色道:“你不怕变色?”

张扬摆手道:“没到那步,生存依旧是首要任务。要破开敌人封锁,必然要壮大私营经济。”

军政府将国有化运动贯彻到底,完全杜绝个体经济,导致国内黑市盛行。

打出个人经济旗号,是打败缅当局经济政策的一大利器。

自身所需的玉石资源,需要马帮等非国营经济主体输送。

同样地,根据地向外输出工业产能,除了自营马帮,大小商人更不可忽视。

为了发财,小商贩的积极性是无穷的,而且他们壮大的速度非常的快,无数的蚂蚁足以咬死大象。

根据地的经济政策,内外一体,培育个体经济,先从内部做起,树立典型,“先富带动后富”。

张扬又道:“老蔡富了,该收税了。”

“税务局都没有,还是得制度先行啊!”支书不经感慨。

“老李不在,工作进度慢了很多。”张扬摸摸头,他体会到政委脱发的痛苦了。

“早该成立的,木西公司的营业税,直接交给财政局,这哪像话!”

支书批评民政部的工作,张扬认真听取,当场承认错误,提出了自己的改进意见。

作为军区常委,谢和华有监督权,他指正民政工作,是分内之事。

张扬作为民政部代部长,按组织制度,就要耐心倾听,给出具体的整改办法。

这是政治工作的一部分,并不影响情谊。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