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59TXT > 军事 > 海南1939 > 第559章

守所"不远的一处弄堂,一支车队驶到附近的街口,由于街面狭窄,上面的人不得不下车走进去,领头的都是军管会的干部,后面跟着一队解放军。

"根据群众反映,大概位置应该就在这里,我们把熟悉的当地人请来了,他们应该能提供更多的线索。"

上海特别市民政局局长曹漫之指着前面的一排民宅说道:"那里原来是龙华兵工厂,北洋大臣李鸿章在这里开办的江南制造局买下这块地,建了一座黑火药工厂,北伐战争时期,北伐军占据此地,设立了龙华戒严司令部,后来又演变成上海警备司令部、淞沪警备司令部,最多的时候这一大片都是军营和办公场所,包括龙华监狱在内,日军占领上海,这里被废弃了,不过时日尚短,应该还有痕迹可寻。"

走在最前面的赫然便是本地最高首长,上海军管会主任陈毅。

"不管怎么样,就是掘地三尺也一定要找到,他们已经为革命牺牲了,不能连遗骸都找不到,连个纪念的地方都没有。"

民政局是根据一封群众来信得到线索的,来信者是八路军重庆办事处的工作人员陶承,希望上海方面查一查她的儿子欧阳立安牺牲的情况,后者曾任上海总工会青工部部长,是我党早期的工会活动家,1931年初在上海因为叛徒出卖被捕,一个月后被枪杀在龙华淞沪警备司令部的刑场。

也就是他们现在看到的地方。

这里已经被开辟成菜园、畦荠,就连住在这里的群众也不一定是原来的居民,大都是从别处搬来的,上海民政局接到来信之后经过走访,得到了一些有用线索,并将事情上报军管会,陈毅听说了,感觉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高度重视起来,与此同时,一些左翼作家像丁玲等人也纷纷来信,请求上海方面调查1931年牺牲的"左联五烈士"下落,两者的线索高度重合,在一些知情者的讲述下,慢慢变得清晰起来。

没多久,民政局的工作人带来了几位当地的老居民,其中一位是原龙华兵工厂的工人,这位名叫吴福康的工人提供了一个重要线索,"128淞沪抗战"爆发前,在当年的围墙外曾埋过二十几个人。

根据他的指认,随行的解放军用工兵锹等工具开始了挖掘工作,很快就在围墙附近挖出挖掘出18具完整的遗骸,另有几具颅骨和分离的肢骨,已零碎不全了。同时,在坑中还捡出1副脚镣、1副手铐、4枚壹元的银币、50余枚十文的铜钱,最瞩目的是,还发现了一件已腐烂掉一半的绒线红背心。

至此,基本上可以肯定,这里就是当场烈士们牺牲的地方,现在唯一的问题是确定遗骸的真实身份。

对此,海南提供了后世已经普及的dna检测技术,找到烈士们的直系后代或是血缘亲人,对他们进行dna排查比对,就能精确地测定出每个人的真实身份。

由此,曾经轰动一时的"龙华24烈士案"浮出水面,除了共产党员,还有5位左翼作家,鲁迅先生为此写了一篇文章《为了忘却的纪念》,痛斥国府的草菅人命,由于事件过去不到十年,大量的人证、物证都能找到,现在又发现了烈士们的遗骸,一下子成为上海的热点新闻。

"根据一位知情的看守供认,共有二十三名烈士被乱枪打死于龙华淞沪警备司令部内的旷场上,伍仲文烈士连中十枪,仍站立着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直到中第十三枪才倒下,这些烈士后被剥取衣服葬于方塔旁。他们是何孟雄、林育南、李求实、龙大道、恽雨棠、李文(女)、蔡博真、伍仲文(女)、欧阳立安、胡也频、柔石、殷夫、冯铿(女)、费达夫、王崑等,其中李文同志已经怀孕五个月,她是我党中央机要员,恽雨棠同志的爱人。"

曹漫之拿着材料来军管会向陈毅等领导干部汇报,在场的人听到他的讲述,无不是义愤填膺。

"这就是国民党欠下的又一笔血债,我们要把事实调查清楚,把作恶之人送上审判席,让他们的罪行公诸于众,才能慰籍烈士的英灵。"

"还有一件事,何孟雄同志被捕后,敌人把他的妻子孙哈芳和照料小孩的亲戚黄淑芝以及不满五岁的孩子何重九、何小英一起抓进龙华监狱,孙哈芳被判了6年,两个孩子坐了一个月大牢,出来后不知道送到了哪里,知情的看守说,好像是外国人开的收容所,但是我们查不到他们的下落,因为两次上海战役,日寇又占领了这里两年多,一些线索已经找不到了。"

陈毅指示道:"何孟雄同志是我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他的妻子缪伯英是我党第一位女党员,为了党的工作劳累过世,他们夫妻都为革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们如果连他们的后代都无法保全,那就太可惜了,这件事你们要放到心上,多寻找一些知情人,可以考虑给予一定的报酬,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一定要把烈士遗孤找到,我还希望他们能站到法庭上,控诉敌人的凶狠残暴呢。"

曹漫之点点头:"我们已经在努力了,争取尽快取得突破。"

"海南同志的那个个啥子dna,可不可以用来找人?"

"据他们说,是可以用在辩认亲人方面的,只是首先得有范围和目标,上海太大了,人口众多,不适合普遍使用,辨认遗骸是因为我们已经基本确定了他们的身份,就可以寻找合适的人选来作比对,没有目标是很难办的。"

陈毅叹了一口气:"尽量吧,不要把遗憾留到我们的下一代。"

第八百九十四章 国家审判(四)

鉴别烈士遗骸工作,是由周子光代表团中的法医小组完成的,组长是海南医学院法医鉴定中心主任、法医学博士俞培林教授,他的小组一共只有7个人,面对的工作却十分繁重,想像不到的繁重。

"周书记,根据知情者和旧监狱的看守交待,龙华监狱周边,有很多类似于"龙华24烈士"这样的埋骨之地,他们被匆匆杀害,就地或是在附近挖个坑掩埋,有些坟地是之前很多年遗留下来的,十几具、几十具甚至上百具尸骨堆在一起,清理、整别、鉴定是一个无比繁琐的工作,我们和200多名解放军战士,又通过区委动员了500多群众,才堪堪将这一带的坟场找出来,前前后后清理出来的遗骸达到了1500多具,"上海一看"的同志正在与历史档案进行比对,争取在数量上做到一个不漏,与此同时,我们也在各地张贴告示,希望当地人和知情人踊跃举报,为我们提供更多的线索,这些天,陆陆续续有亲友看到了告示、广播来到上海,他们大都是住在附近或是周边市县,更远一些的地方,可能晚一些到,我的同事加班加点抽取检测样本,为遗骸建立基因库,他们基本上没睡上几个小时,不过精神还好,这项工作非常有意义,建国以后,由于相隔太久,又缺乏科学的鉴定手段,很多烈士的墓里,其实都是衣冠冢,我们希望这一次能够多多少少填补一些遗憾,让后世的子孙,有个真正的祭拜之地。"

周子光点点头:"上海军管会已经决定建立"龙华革命烈士公墓",让我党这些优秀的党员成为全社会的楷模,受到人民的敬仰和怀念,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你们的工作可能更加繁重,因为刚刚过去的抗战,在淞沪这个地方就打了两次,特别是规模空前的第二次淞沪会战,牺牲的国军将士有多少?你心里得有个数。"

俞培林愕然,周子光说道:"他们也是为民族牺牲的英烈,应该有个安身之所,名称暂定为"抗战英烈公墓",时间过去才三年,线索更多,我们找到了负责此事的日本战俘,让他们来指认地方,都是成百上千的群葬坑,身份鉴别很艰难,但我们尽量要去做,因为我们现在不做,后人就会更难。"

说着说着,周子光叹了一口气:"上海才是个开头,全国各地都会开展类似的工作,接下来你们很有可能会去南京。"

俞培林心里一颤,与龙华烈士大都牺牲在30年代初期相比,1937年12月5日的那场大屠杀,过去了还不到三年,或许很多的尸体都没有完全腐烂掉,那会是何等的一种惨状!

"我痛恨自己的专业。"

"你应该感到骄傲,你的工作无人能及,你的功绩与世长存,俞教授,我代表组织向你们表示感谢。"

为了分辨出烈士的遗骸,上海民政局根据"上海一看"接收的旧档案,向全国进行了大量线索征集工作,先后找到上百名原淞沪警备司令部的工作人员、看守和审讯人员,有了这些亲历者的帮助,大量遗骸从荒地、菜园、墙角、树底甚至是民房下面挖掘出来,再经由专业人士进行拼接、对比,大量的遗骸都比较完整,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例外。

陈独秀一家来到上海已经是十月下旬的时候了,他本人是从延安直接赶到上海的,家人由重庆军管会的同志开具证明,坐船一路南下直达上海,与他在这里汇合。

与初到延安相比,他的心情截然不同,在延安的日子,他看了很多也听了很多,共产党在做什么?

正在一步一步积蓄力量,全民一致地建设自己的国家,这样的场面,正是他梦寐以求的,从新文化运动开始,他就矢志不渝地宣扬"科学和民主",无论是北洋政府还是国府都不可能带来这两样,只有共产党,广邀各界民众参政议政,就连国号、国旗、国徽、国歌,中央人民政府的组成、《宪法》以及各类专门法律条文,无一不是由极为广泛的群众基础的代表大会所决定,这不是"民主",什么才是"民主"?

科学就更加广泛了,他所看到的任何一个建筑工地,人人都戴着工帽,劳保用品不要钱地发下去,"科学施工、安全第一"的条幅贴得到处都是,连盖个房子都在强调"科学",由此可见一斑。

共产党人没有忘记他们的初衷,并没有因为坐了江山而变成新的权贵,他们与普通群众一起参加劳动,切实听取底层的意见,把土地分给贫农,给予工人"主人翁"的地位,让商人可以安然经营,甚至给予他们与国家合作的资格,把私人经济改造成为有国家参与的集体资本,与延安的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相比,上海的繁荣景象更甚从前,而更重要的是,这里不再只是西方人或是资本家、黑帮大佬的十里洋场,而是劳动人民的大上海!

纵然心里头还有一些委屈和不甘,陈独秀也不得不承认,这届共产党干得很棒,比他想象的最好的结果还要棒。

思想就这样慢慢一点一点地转转变过来,抵触情绪一点一点地减少,他开始有了真正的想为这个国家做一点事情的心思,毕竟,还没有到七老八十的年纪。

上海民政局早就接到了延安的指示,对他们一家人给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