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59TXT > 军事 > 回到民国当小编 > 南极科考的冰火洗礼(2)

(外传一:另一种大结局已全文替换)

(我居然写了仨结局……)

半天的会议把南极科考的队伍结构确定下来了。时间紧急,第二天科考队所有骨干成员往大连集中,四个月后科考船队就是从大连启航。

为了方便,那两艘抗冰货船在归国后也是在大连造船厂的船坞进行改造,货船的改造周期是三个月,再留半个多月给船员、考察队,用来装载物资和熟悉机械。

我任南极科考远征队总队长,方天际任船舶队队长,国家气象局的顾震潮任科考队队长、北海舰队工程四团的吴中泽任工程队队长,卫勤队队长是总参卫勤部的郭力隆,这次开会没有到场,他这会儿正在苏联受训。

在南极建立一个科考站,现在要从规划设计开始。这个考察站要建多大?一期工程都包括什么?住多少人?要有多少大型设备?当地地质情况如何,气候如何?

我们先拿到了乔治王岛的地质资料,这是竺可桢出席国际地球物理会议时从挪威科学家那里要来的,南极科考解放站的站址就设在这里。

然后又拿到了南极洲的气候资料,这是苏联在南极的东方站、米尔尼站过去三年测出的数据。

我刚看资料的时候,还以为其中一项数据有错。

“震潮,苏联同志的资料写错了吧?这里应该是公里每小时,不是米每秒。”

我问科考队的顾震潮。

顾震潮拿过资料看了一眼说:“这没错,就是米每秒。90公里每小时的风在南极那就太小儿科了。”

我:“东方站测得的最大风速90米每秒?90米,每秒?!”

顾震潮十分肯定地点了点头。

我眉头一皱,感觉建基地这件事儿棘手了。

90公里每小时换算过来是25米/秒,这是10级风的风速。12级风的风速是32到36米/秒,再往上,13到18级风就属于罕见天象,一般的气象数据手册里都没有,有我也是查书才知道的,16级风能把航空母舰给吹翻,17级风是60到68米每秒,18级风是68到76米每秒。

90米每秒是个什么鬼风?

想过之后,我对顾震潮说:“这就麻烦了,我们现有的经验完全不能指导科考站的建设,我们得要现成的科考站图纸。”

顾震潮:“图纸还有两天就到。”

两天之后,图纸外加两个人从西伯利亚飞到了大连。这两个人一个是肖虎军,1957年底参加苏联的科考队在米尔尼站呆过,1958年底又去了东方站。另一个是林琪,1958年底和肖虎军一起去的东方站。他们俩是全中国仅有的两个在南极有过参观考察经历的人。

……

肖虎军带来了苏联米尔尼站的建筑图纸,考察站由两种形制的建筑组成,一种单层,一种双层。苏联在图纸上详细写了结构组成,隔热结构等等组件的要求,承力结构主要就是考虑如何不被巨风吹垮。除了房屋特别结实,房屋和地面的连接也很复杂,在南极又没法深挖地基,只能是用好几种手段固定在地面上。

这肖虎军送来的两种图纸可帮了我们的大忙,而且看过图纸后,我和四团的吴中泽发现,它的预制部件竟然很容易制造,因为板材的长宽厚度都跟大连建新公司的轧板机尺寸完全吻合。这是当然的,大连建新公司现在的轧钢厂用的是苏联设备。

肖虎军还告诉我们,南极的冰原完全可以起降飞机,不过得是起降速度比较低的螺旋桨飞机。螺旋桨飞机比喷气式飞机皮实这是另一个优点,在南极飞机只能降落再起飞,没人给落地后的飞机检修维护。

考察站的预制建筑只是出发前要做的上百项准备工作中的一项。我们带去的物资有三千多吨,人员有400多人,其中“大北”号和“终南”号的船员有300人。掌握人员和物资的准备情况是这四个月里我最操心的事情。

终南号就是苏联的那艘抗冰货船“科里亚夫”号,我们先是打算租,最后是直接把这条船买下来了,改名叫“终南”号。

考察站的建造是个很繁劳的工作,考虑到南极可施工的时间短,到3月初乔治王岛附近的冰层就非常厚了,我们的建站时间最多只有60天,之后科考船就必须返航,在科考站留驻十几名科考队员,其余人员也都随船回国。

因此我不得不把科考队、卫勤队、船舶队的人手也都算计进来,让他们熟悉建筑工程的基本操作。船舶队老方听说抵达南极以后船员也要抽调几十人参加考察站建设,“啊”地一声说道:“你让我们这些船员和科考测量设备操作员也抡大锤?”

我说:“别瞧不起抡大锤,不经过简单培训的话,大锤抡出去就出事。”

老方说:“那我可以告诉你,我的船员现在就在船厂抡大锤。”

原来,因为两艘科考船的改造工期很紧,为了确保按期完工,“大北”号和“终南”号的船员都在大连造船厂协助船厂工人,改造自己的科考船。

除了两艘科考船,摆渡的运输艇三艘全都要做改造,当然还有两架卡-15直升机,这种苏联直升机要改装加热系统。

在培训人员技能之余,科考队还要进行一定量的军事训练,掌握各种班组武器的操作,这是海军司令部、国家气象局联合下发的指示。南极洲本应是一片和平的大陆,但在《南极条约》生效前,南极洲的非军事状态只是各国之间的一种默契,并没有法律的约束,那种最坏的情况是有可能出现的,不得不防。

我们去大连附近的部队靶场训练时,科考远征队的第五个分队在那里和我们会合了。

最初定下来的远征队五个分队是船舶队、科考队、工程队、卫勤队,这新加入的第五队是记者队。

见到记者队之前,我想船舶队和工程队里都有通讯员,写新闻稿难道还不够吗?为什么要专门派记者队,一口气把八一厂、军分社(新华社军事分社)的人派来了22个?真是多此一举。

在靶场我就对记者队的领队张涛说,哎,你们队都是些文化人,军事训练就不用搞了,我们这些人掌握技能就行了。

张涛哼了一声,在长桌上找到一支57式手枪,把满弹的弹匣塞进去,砰砰砰砰就对着25米靶一通速射,打完一看,15发子弹全都上靶,而且打在靶中央的弹孔还真不少。

“当年我可是两进汉城、最远到过三七线的人,”张涛说,“说到玩枪,我可能比你熟。”

我:“哇,张队长,厉害。你们八一厂、军分社的记者都有这等本事吗?”

张涛:“那当然,我觉得记者队可以免训这个项目。”

我不停地点头:“张队长,你说得太对了,军事记者就是可以免训,这样,记者队明天的军训,就改练习抡大锤吧!”

……

工程队的工程骨干人员规划科考站的建筑数量、布局、附属设施;科考队不断领取接收新设备调试;船舶队天天在船厂抡大锤;卫勤队也在领取药品物资,还管所有四个队的防寒训练和极地生存培训;记者队用电影机拍我们的准备过程,有时候也亲自抡大锤体验。

这就是准备时期的日常工作。

大连建新公司很快按照苏联图纸生产出来了预制建筑,整个远征队就用这些材料在大连附近试着搭建房子,既是测试国产预制房屋是否合格,也是培训远征队盖房子的熟练度。

在房子盖好以后,还得测试测试坚固程度,大连当然没有18级大风,我们就用推土机的土铲顶着预制建筑,然后轰油门推,如果推不动,那说明房子的结构、地基安装牢固度都是合格的。如果推倒了,那就看看到底是哪个地方先崩,然后改进。

船舶队的老方在训练基地和船厂之间来回跑,他经常发愁船舶的改装工程太复杂,怕工期控制不住,又怕改装设计做得不合理。

其实这段时间船舶局的程旺局长也在大连,两艘科考船的改装是他亲自抓的,但程局长有时候也拿不定主意。

我就问老方:“你和程局长拿不定主意的改装项目,还可以联系上海船舶设计院让他们当参谋嘛。”

老方说:“上海船舶设计院一直在后面支撑,但南极科考船上海院也是头一回做,心里也不踏实。程局长都差点儿想求唐部长支招了。”

我说:“对呀,唐部长要是支招,那可就完全不用担心了!”

老方摇头说:“唐部长现在找不着人,可能在忙其他更重要的工作吧。”

——老方猜得可真准,唐部长9月以后就亲自统领原子弹氢弹研究小组攻关啦。大家应该在中国核武器纪录片里都了解到了,1960年1月我们原子弹氢弹三连爆,关键的突破就是在这两三个月。核武器的研制是国家头等大事,南极科考也是国家大事,但是优先级摆在这儿,所以我们不能事事求助,有时候就是得靠自己。

……

国庆节过后,远征队还多了一项人人都要做的事情:写遗书。

写遗书时的心理是非常微妙的。之前宣誓说不怕牺牲,训练时说牺牲在南极成为南极烈士也值了,但当提笔给老婆写这些内容,就觉得手里这支笔很沉很沉。前前后后想了很多,但下笔写出来的很少,我的遗书只有半页纸,嘱咐老婆好好看娃,马上读高中了要学好数理化,又说如果方便的话照看照看我爸妈,就这些。

历史博物馆搞过中国南极远征的专题展,上面就展出了一些队员的遗书,不过没有我的,可能是我的字写得太差了,哈哈。

10月14日,远征队提前一天出发。收拾好行装上船。两艘船都是崭新,住宿舱里一股子油漆味儿,远征队的物资补给堆满货舱。

在码头,萧司令员、竺院士、气象局的涂长旺局长给两艘船送行。

萧司令员对我们说:

“中国是一个大国,要研究极地,了解地球的环境、从而在更深的层面了解中国的气象,为国家和人民谋利益。中国要对极地的科学探索、开发利用拥有发言权,要确保南极被世界各国用于和平开发和科学探索。”

“为国家的南极考察事业而奋斗是很艰苦的,但这是祖国的需要,是为祖国、为人民、为子孙后代做的一次全力拼搏。我预祝你们成功!”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