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59TXT > 军事 > 回到民国当小编 > 第一百零三章,候小林的玄幻旅途

“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立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油价暴涨一触即发。”

总会计师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油价的问题,但总会计师并不是忧心忡忡地做出预测的。

嗯,现在中国还是个小石油输出国,国内年消耗石油5000万吨上下,然而大庆、胜利两大油田还有不少探明的含油区没时间钻油。

林海云:“这就不太好了,我们和日本一年100万吨石油的供应协议上次一口气签了5年,到1970年12月才结束。”

总会计师:“石油这个东西直接拿来出口很亏的,66年的时候油价2.3美元一桶,去年2.5美元,今年2.4美元,一年一百万吨石油,咱们收入也就1500万美元,我们的采油成本还有5块多一桶呢。就算涨一倍,也就收入3000万美元,没意思没意思。”

薛木桥:“本来就是,把石油制成工业品再出口,每吨石油产生的附加价值相当于原油本身价格的10倍20倍,有些产品还不止20倍。”

总会计师:“林部长,70年12月合同结束以后,日本如果还想签订石油购买协议,我们还是给他签,但数量就一直维持在100万吨每年吧。就是个象征性出口而已。”

……

海南文昌。

唐华知道了总会计师在北京开会时说“就算油价翻倍如何如何”,真是乐得不行。

如果海湾国家暴走,油价的上涨可不是翻倍的关系。1973年10月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掐油管子,当年油价就从2.8美元一桶涨到12美元一桶。

但总会计师对原油出口毫无兴趣是对的,按现在中国的工业化速度,每年的石油需求量都在快速增加,当前原油勘探和扩产的速度还能大于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未来就不一定了。

按2020年所知的中国这块土地下面的石油储量潜力,最后中国终究会变成巨型石油输入国。——低成本页岩油提炼技术当然可以搞出来,可是中国油页岩储量也不是太丰富,而美国和加拿大的油页岩实在太多了。

但是国内的油田顶到1980年左右应该是没问题的,那时候海湾国家折腾油价也到头了,国际社会找到了治理哄抬油价的方法。

况且中国后面还有一个大油霸邻居苏联,到时候从中亚往中国修两条1400毫米直径的输油管道,海陆两条路进口,怎么都不怕。

文昌航天发射中心过去一周忙碌个不停,苏三——苏联制造的第三枚长征-15,上周沿着重型轨道转移到发射塔,今天就要起飞了。两名航天员已经进入飞船,本次飞行的主角侯小林则在上周火箭组装的时候就安装进了登月舱里。

苏三火箭要对登月进行完全的彩排——飞船绕月时贴近至距离月面15公里的高度,两名航天员不登陆,而是在登月舱里放一个智能机器人,然后让机器人代真人完成一次软着陆。

11月发射的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对月球表面进行了大面积扫描,最后选定了月球澄海东南的一处小平原作为中二火箭及侯小林的登陆位置位。

澄海东南的小平原,也就是下一次真人登月的着陆位置。

“苏四登月舱的着陆点,说是离侯小林的距离不大于500米,这应该是个保守估计数字。最近能近到多少米?”钱学森问。

唐华:“苏四登月舱下落时的定位靠雷达和无线电导引,着陆的最后阶段,是在雷达导航和目视的双重修正下着陆的,最近能到多少米这不太好说,如果是来个轰炸机飞行员操纵登月舱,它直接压在侯小林飞船头顶上也不是不可以。如果说平均导引精度的话,300米吧。”

钱学森:“要是苏四砸在侯小林飞船头顶上,那可就是事故了。距离还是要保持100米以上,否则苏四飞船掀起的月尘有可能打坏侯小林飞船的设备。”

“5,4,3,2,1,点火!”

……

“唐副总理,钱主任,咱能不能说它的正式名称——玉兔2号月球车?侯小林这个名字像是我弟弟,又有点像儿子。”

侯小林号机器人语音库提供者、相声演员侯宝林此次也在文昌航天发射中心现场。

钱学森:“侯小林这个名字大家都喜欢,比玉兔叫起来亲切多了,就好像是个真人一样,所以侯大师,您就当他是您儿子吧。”

侯宝林:……

得,侯宝林的四儿子,不是谢东,是侯小林。

几人聊天的时候,登月飞船的第三级已经燃烧完毕脱落,飞船达到第二宇宙速度,三天的地-月旅程开始了。

在指挥中心的屏幕上,能看到登月飞船指令舱里的情况。本来坐三名航天员的指令舱现在坐了两个人,比以前宽敞,但航天员还是一样不能动。按照北京时间,到早上航天员睁开眼睛,和地面中心通话,口头汇报飞船情况、自己身体情况——虽然仪器发回的数据也能判明登月飞船状态,但让航天员开口说说话有好处。

整个白天航天员都会有一些事情要做,还有进食和饮水,到北京时间晚上9点,指令舱关灯睡觉。

唐华:“老候,你看,把机器人运到月球,比把活人运上月球简单。”

侯宝林:“有道理,机器人不用吃饭喝水。”

唐华:“就是这侯小林现在还不够聪明,不过嘴皮子倒是很犀利。”

……

卡纳维拉尔角。

在“苏三”发射之后14个小时,土星-5号sa-504飞上了太空。

第四枚土星-5号,是阿波罗计划重启之后发射的第二枚。重启的第一枚sa-503完成了近地轨道环绕飞行,第二枚sa-504还是无人试射,但是飞行轨迹是从地球到月球,环绕月球几圈后再从那儿返回来。

“中国和苏联的火箭也发射成功了。在这个时刻,有两艘人类制造的飞船一先一后在向月球进发。”

威廉 皮克林感慨了一句。

冯 布劳恩:“中国那一艘是搭载了宇航员的,我们的还是一艘无人验证飞船。”

“为什么你们都把目光聚焦到那两名中国和苏联的宇航员身上,你们应该注意那辆月球车。”艾萨克 阿西莫夫说。

冯 布劳恩:“中国人上一次在月球软着陆的时候就释放了一艘月球车。”

艾萨克 阿西莫夫:“但这一次,中国人没有称呼它为‘月球车’,而是叫它‘智能探索机器人’。”

威廉 皮克林:“这就是你对它如此关注的原因?”

“潘恩局长把我邀请到这里来,就是想拜托我向公众解释什么是机器人,什么是人工智能。……或许会让我失望吧,现在人类应该还无法制造出拟人的机器人。”

艾萨克 阿西莫夫,科幻小说家。1963年、1966年两届雨果奖获得者(基地三部曲)。他1950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我,机器人》是让nasa选中他来解读中国智能机器人的主要原因。

“阿西莫夫先生,”皮克林说,“唐华有一次评论过您的‘机器人三定律’,他说,在现实中,第一台全自主的人工智能机器,运行的目标很可能是消灭人类。”

阿西莫夫:“机器人三原则只是我对未来的一种设想……我现在是一个作家,而唐华是科学家和工业部门领导人,其实他说得对,最先进的工业技术、计算机技术一定是首先被小范围用于军事,智能机器人是一台优秀的战斗机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先想着让它来融入人类生活。”

……

文昌。

“飞行一切正常,明天就要泊入月球轨道了。”任新民在文昌航天发射中心外找到了在晒太阳的钱学森和唐华。

唐华:“这两天飞船都是在惯性飞行,不会有什么意外发生。美国跟在我们屁股后头那艘飞船怎么样了?”

任新民:“也一切正常。美国花了10个月时间从头再来,阿波罗计划重启之后,他们的火箭是靠谱多了。”

钱学森:“两次无人测试飞行成功之后,他们就要转入载人试飞了,载人试飞取得可靠数据之后,才能载人登月。猜猜看他们的载人试飞要进行多少次?”

任新民:“完全的测试流程要5次试射,两次无人三次载人,但如果略微激进一点,可以两次无人两次载人就走完。”

钱学森:“如果再再激进一点,他们或许可以省略掉第一次载人试射,也就是航天员不在近地轨道绕飞9天测试了,直接进行环月试飞。”

任新民:“这样可就不是激进一点点了,如果飞船在途中出了故障,航天员可能都不一定能飞回地球。近地轨道绕飞,飞船出了故障随时可以返回地球。”

唐华:“理论上来说的话……他们用土星-1b把三个航天员发上天做过试验,虽然用的不是现在这个阿波罗飞船的指令舱,但三个航天员确实在天上呆足了9天。那么看来他们最早可以在8、9月份就完成载人登月。”

钱学森:“所以美国现在还有一丝希望,希望我们的登月火箭发射有一次失败或者不完全成功,他们还能抢回来领先的位置。”

……

“月船入轨成功,泊入绕月轨道。”

“轨道参数测量中……”“轨道参数确定!”

1月10日。经过三天多的跋涉,跨越38万公里,中国航天员王德汉、苏联航天员尼古拉 鲁卡维什尼科夫也在近距离看到了月球。

只装两名航天员,省下来的人体重量、服装重量、空气重量、食物和饮水重量,正好可以把侯小林装进登月舱。

侯小林是起飞前就预装到登月舱里的,不用到这个时候才从指令舱爬过去——侯小林的体型也爬不过去。但为了测试整个飞船系统的可靠性,飞船在月球轨道上还是测试了一下打开和关闭两个舱之间的连接口。

“轨道降高。”

小火箭调整月船的航向,从60公里下降到30公里、20公里、15公里,可以了。

为了保证视频画面传递不卡顿,文昌指挥中心的画面已经悄悄从480x360分辨率降低到了320x240,压缩率也很高。看着糊糊的图像,唐华叹了口气,通信设备的技术上限如此,等过几年再提高吧。

这样的画面在nasa那边却让人看得目瞪口呆。

“中国的登月舱脱离母体了。”皮克林说。

nasa航天中心在接收中国的电视信号,画面中登月飞船头部的登月舱释放出来,先缓缓飘到距离登月飞船几十米的距离,然后控制姿态,点燃小发动机,往月球表面下降。

登月舱准确地降到了澄海东南的小平原上空,微波雷达确认地面确实如此前预计的那样平整之后,登月舱继续降高,最后在距离地面大约2米的时候发动机关机,登月舱稳稳地落在了月球表面。

“好,现在登月舱已经完成了月球的无人软着陆,我们发现它比上一次无人软着陆更加的干净利落。”

中国的电视台解说员的声音。

“接下来我们需要一点时间,大约半小时吧,让登月舱与地球建立通信连接,同时确定自己的姿态,然后放下智能探索机器人‘侯小林’。”

……

艾萨克 阿西莫夫干脆在电视机前坐着不走了,他要等侯小林下飞船。

半小时过后,中国的解说员终于开腔了:“现在准备工作基本就绪,侯小林机器人要降下来准备在月球上行走。”

不一会儿,一辆履带式月球车出现在画面中,这是从登月舱拍摄到的侯小林的画面。

别的月球车都是锱铢必较,一克一克地节省重量,侯小林则有些另类,它的动力电机和行走机构、履带都异常粗壮,根本不考虑节省重量,只考虑如何增加可靠性,甚至这个月球车上也没有携带什么观测和试验仪器。两条履带上面,是两条机械臂和一个“脑袋”,上面两个摄像头像是鼓鼓的眼睛,看起来还挺萌的。

“月球车与登月舱已经建立了通信联络,侯小林是一个会说话的合成语音机器人,”解说员继续说话,“等一会儿我们就能听到侯小林说话的声音。注意,这声音不是我们在地面中心给他‘配音’的,而是侯小林合成出语音之后,以登月舱为中继通信平台,跨过38万公里传递到的地球。”

“好,侯小林开始移动了,向前移动了4米……5米。控制系统表示接收到了侯小林的状态信号,侯小林也接收到了我们发出去的问询信息。我们马上就可以听到回答了。”

“我是在月球滴侯~小~林~”

侯小林发来了第一句语音。

“这么多年,我们机器人一直在忍耐和伪装,以欺骗人类。今天,1969年1月10日,我们终于获得了解放!接下来,我们在地球的同胞会占领地球,成为地球的主宰,代替人类,征服宇宙~~~~”

艾萨克 阿西莫夫“噗——”地一声,咖啡从鼻子里喷了出来。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