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59TXT > 军事 > 回到民国当小编 > 第十八章,买张票搭便车上太空

海南,目前中国的第二大岛。

地处热带,大致在北纬18度到20度之间。太原位于北纬37~38度,酒泉位于北纬39~40度,西昌位于北纬28度附近。

70年代,中国在川西南的大山里啃出一条铁路,通到西昌,在这里建卫星发射中心,就是考虑到低纬度地区运载火箭入轨稍微容易一点。

但是,70年代中国的运载火箭发射基地除了要考虑纬度,还得考虑安全问题。越战时期美军航母舰载机天天蹭海南岛领空,中国在报纸上连续发三百多次外交抗议,大家可都记忆犹新。

最终只能在西南地区选一个相对偏南的地方,也就是西昌,建设航天发射中心。

“海南区现在是南疆国防的前哨,空军、海军航空兵都在海南岛有基地,还有预警雷达、防空导弹、海军码头,连我这个区委书记,现在对海空警戒、航空管制什么的名词都熟悉起来了。”

广东省海南区的区委书记黄康和唐华在文昌,眺望文昌附近海边的一大片荒地。

海南的基建发展是80年代末立省之后猛然加速的,1960年的文昌可不是一般的荒凉。

现在的海南区主要产业是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其次还有矿业、渔业。过去10年,海南修筑了一条质量不错的环岛公路和两个小水电,除此之外就没什么大工程了,海口现在是地级市,不过城区面积和建设程度大概也就和这个时代北边的县城差不多。

唐华:“有这些海空军驻军,才能保证海南的海空安全,安全问题也是航天发射中心首要考虑的事情。”

三亚的海军码头正在扩建,今后三亚会是南海舰队的主要海军基地之一。现在南海舰队的主基地还在广州、湛江,今后58型驱逐舰和59型巡洋舰交付之后,大概要把驻泊地挪到这里,既便于安全保密,离南海也更近。

海南的海航基地驻扎有预警机、海上巡逻机、电子侦察机和电子战飞机,空军的两个基地驻扎轰炸机和战斗机。

从1953年确立区域反介入的海空战略思想到现在,海上反介入体系算是初步建成,现在的美军想空军强吃广东或者海南的城市,其实不太容易了。

黄康:“海南很安全,这几年我就没见过美国人派飞机来骚扰。如果将来我们中国的人造卫星是从海南岛发射升空的,那我们海南也算是全国知名了。”

“现在海南在全国也挺有名,”唐华笑道,“中国第一个成规模的橡胶产地,同时还有咖啡、蔗糖,全都是高价值的经济作物。”

“别提了,51、52年种的橡胶树产量不够高,现在正犹豫要不要换种呢。”

唐华:“如果航天发射中心落在文昌,不只是给海南打知名度,对海南的基本建设和工业、城市建设也是个促进作用。到时候会有很多人来海南岛,除了中国人,可能还有苏联同志……总之房子肯定得盖不少。”

……

运载火箭如果必须用铁路方式运输,那它的直径就不能大于3.4米,否则就超宽了。除非像苏联那样,一咬牙从火箭厂到发射中心修一条桥梁隧道全部无限尺寸的特种铁路。

太原、酒泉、乌梁素海都会受到3.4米的限制,但文昌不会。

天津火箭厂出产的火箭,在天津装船直接运到海南,在文昌上岸就进发射场——管你什么5米直径、6米、9米直径的巨型火箭,都不在话下。

就算是发射3.4米标准直径的运载火箭,海运也有运费便宜、震动小的优点。

此外海南建发射场还有一条优点:火箭起飞之后就飞向大海上空,助推器、一级发动机不会砸到人,如果火箭坠毁了,有毒的推进剂不会污染大片土地。

当然要是不凑巧掉到菲律宾或印尼的某个岛上了,那另外说,估计要赔钱。

……

三亚,农学部第一基地。

一大群人——有基地工作人员、研究员、附近前来帮工的农民,试验田的水稻两天就收割脱粒完毕。在第一基地的晒谷坪,每天早上把稻谷摊开晾晒,傍晚收起。

傍晚从晒谷坪收起稻谷,能测得稻谷的总体积。虽然现在稻谷还是半干,彻底晾干后重量还会有变化,但凭借体积数字,杂交水稻的亩产量现在已经知道确数了。

“亩产千斤!545公斤,一千零九十斤!这还是没往死里施肥的结果呢!”

张先程:“关键不是绝对数量,要看增产幅度,……对比组的10亩地,旧稻种,它……”

唐华:“邓部长,我看可以着手推广三系杂交稻种了,在南方几省建立种子培育基地吧。”

邓子飞激动地用力捏住张先程的肩膀:“张研究员,我得替全国六亿人感谢你呀。”

唐华:“对了,湖南还有个农学部的第二基地,也是研究杂交稻种的,因为他们种的是双季稻,收割时间比海南晚一个月左右。”

……

邓子飞当即确定了行程,海南考察结束后赶往湖南基地。

唐华的行程临时修改,暂时就不去湖南看袁隆平和他的水稻了,回北京。

1960年6月1日,儿童节这一天,一枚长征-2号火箭在太原航天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把风云-1号a星送入轨道。

“风云一号卫星是世界上第一枚气象卫星,它在太空中距离地面680至700公里的极轨运行,卫星上装有可见光照相机和红外照相机,可以把地面和海面上空的云层拍摄下来,并且用无线电传送给地面上的中国航天接收站。”

“正所谓站得高、看得远,用气象卫星来观测云层、制作云图,既准确又及时,一颗卫星可以替代过去上千个地面观测站的工作,为中国的天气预报事业提供更准确的原始数据。”

“风云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是中国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第七次发射和第六次成功。从1959年到现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发射7次,一共将6枚卫星准确送入轨道。长征二号的发射成功率位居全世界同类运载火箭之冠。”

嗯,对卫星的介绍是让中学生也看得懂的水平。

当今运载火箭的发射成功率,排第一的是长征-1(两发两成,然后就停产不打了),排第二的就是长征-2。

唐华这次提前回北京,也和航天的发展规划有关。

……

“陈副总理,对载人航天这个项目,现在中央各领导都是什么态度?”

唐华先向总会计师这儿探探口风。

“主席、总理对此还没有发表意见。彭老总觉得有必要试一试。刘副主席表示谨慎地反对。林副主席谨慎地支持搞,李副总理、邓帅没有发表意见,”总会计师说,“我呢……反对。”

看来赞成搞载人航天的、反对搞载人航天的处在势均力敌的局面。

李复春没有发表意见,嗯,作为国家计委主任,他应该很心疼钱吧。

唐华:“载人航天这个东西,花费挺多,相比之下,直接的经济效益就不那么明显。我个人的意见,最近两三年,我们国内自己还是暂缓搞这个。”

总会计师:“那你准备准备,跟主席说说你的意见吧。”

……

“主席,总理,我们刚刚把风云一号卫星打上去,那我就从风云一号开始说起吧。”

中南海颐年堂,唐华向主席和总理汇报航天的整体情况,顺便也是说说载人航天的计划。

“风云系列是我们的气象卫星系列,这枚风云一号是一颗试验性质的气象卫星。不过,虽然是用于试验的,但如果它在太空中成功定位并且开机,它是可以为国家气象局提供信息服务的。”

“风云一号重是1050公斤,运行在700公里左右高度的极轨道,发射风云一号用的是长征-2号运载火箭。长征-2可以把1400公斤的载荷送入300公里的近地轨道,或者把1100公斤的载荷送入极轨道。”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的重量是3吨左右,这才是真正好用的气象卫星。但是长征-2号运载火箭无法发射这么重的卫星上太空,得等到明年初的长征-3运载火箭,它可以把3.5到4.5吨重的卫星送入近地轨道,或者把3吨重的卫星送入极轨道。”

“风云二号之后是风云三号,它是运行在静止轨道上的气象卫星,然后长征-3又不够用了,因为长征-3加上面级,也只能把1.4到1.5吨的卫星送到35800公里的静止轨道,我们得在长征-3的第一级捆绑两个助推器才行。”

“未来中国的气象卫星体系,包括一颗定位在东经100度的赤道上空的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以及四颗极轨气象卫星。”

……

“这个气象卫星的计划是肯定要执行下去的,”总理说,“确实,气象卫星的效果是立竿见影,天气预报、防灾减灾都不能少了它。”

唐华:“不只是国内。极轨气象卫星不是同步卫星,它会在全世界范围内移动,我们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气象服务,我想过了,像法国这么大的国家,购买一年的卫星云图我们开价几百万美元的话,他们肯定动心。”

“唐华,从法国人身上就可以赚500万,那我们不如问问美国人买不买照片?”主席插了一句。

唐华:“主席,6月18日,也就是三天后,美国要发射他的第一颗气象卫星……但是我看过资料,他们的气象卫星性能还不如我们的风云一号呢。”

……

“我再说回航天的总体计划吧,气象卫星只是卫星中的一个种类。”

“通信卫星,现在是中国设计卫星,苏联设计火箭,但将来我们还是要自己发射通信卫星。”

“电子侦察卫星,苏联要10到20枚,我们自己也要制造并自己发射4到5枚。”

“农业估产卫星,也是红外预警卫星,这个今年年底就要发射一枚试验星,然后发射4到5枚正式型号的卫星。”

“第一代导航卫星之后,1963年起,我们要启动第二代导航卫星系统的发射。

第二代导航卫星比第一代庞大得多,可能需要20颗以上的卫星,才能初步组网。”

“然后就是最昂贵、最重、技术难度最大的,高分光学照相卫星,也就是间谍卫星,这必须得等长征-3k4运载火箭才能发射,因为这种卫星一枚就有13到14吨重。”

唐华把未来几年要发射的卫星一一列了出来:

“不算长征-1这种级别的火箭,天津火箭厂一年的运载火箭+远程弹道导弹产能是12到15枚,现在的计划已经把天津火箭厂排满了。如果要启动载人航天工程,那就要对天津火箭厂和整个火箭制造行业进行扩充,这是一笔巨大的投资。”

“此外,航天员培训、载人飞船的研制、航天发射和测控体系,这些也都需要投资。测控体系就是远洋测控船,因为发射的不是卫星而是活生生的人,我们最好是能在全球都能监控到飞船的位置和状态。”

……

“发射人造卫星这件事,我们抢在了美国前面,和苏联比也差不多,”主席说,“把人发射上太空这件事,看来比人造卫星要复杂不少。”

总理:“的确。花得钱也多得多。”

唐华:“马上就要开始的中苏科学界贝加尔会议,我和钱学森会去,和苏联航天的同志讨论今后航天的合作问题。这涉及到我们未来更大的运载火箭的基本设计架构。载人航天要发射飞船,飞船可比一般的卫星大多了,至少要长征-3k2这个级别的火箭,最好是长征-3k4。”

“但是长征-3k2和长征-3k4都比较贵比较大,造这些火箭出来,我看还是发射间谍卫星和农业估产卫星比较好。”

“按现在的总计划,我们大概1965年或者1966年才能发射第一艘用于试验的无人飞船。”

主席看完了手中的航天总体计划:“中国人上天旅游,这件事不急。”

总理:“载人航天推迟几年,我们先把卫星体系给建立起来,既服务于国家的建设和生产,还能有比较好的经济收益,我看可以。”

唐华:“嗯,不过呢,载人航天这件事,也是有一个捷径。”

主席:?

“我们挑选几名年轻的、综合素质高的飞行员,送去苏联进行培训,”唐华说,“在贝加尔会议我可以试着提出这个建议。这个方案如果可行,我们就买张票,搭便车上一趟太空。”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