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59TXT > 军事 > 回到民国当小编 > 第167章,请全国人民挑选上星歌曲

“昨天下午的联合国大会进行了《太空公约倡议》的第二次讨论会。在会上,苏联代表表示,可以在航天技术领域对美国提供援助。”

“当会议涉及空间技术是否可能被用于军事的话题时,苏联代表冈察洛夫说了上面这番话。冈察洛夫说,苏联在航天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但苏联并不打算将外太空用于战场。苏联秉持和平利用太空的原则,将空间技术用于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以及为苏联人民和全世界人民谋福祉。”

“冈察洛夫最后表示,如果美国也承诺始终坚持这一原则,不将空间技术用于军事领域,那么苏联可以考虑在航天技术领域对美国提供援助,就如同苏联一直在做的,对落后国家进行工业和技术援助那样。”

“获悉冈察洛夫代表的这番发言之后,本报记者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到了美国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主席詹姆斯·杜立特将军。当记者问及‘美国会不会接受苏联的空间技术援助,或购买苏联的火箭和空间技术’时,杜立特将军挂断了电话。”

……

唐华早就知道,苏联同志说话损起来,那是损到天际的级别。

12月6日美国发射先锋-tv3,不但中国在关注,苏联也在关注。当先锋-tv3在发射架上炸成火球时,苏联驻美大使馆和中国这边一样,也是第一时间通知的国内。

由于美国的航天计划遭到重挫,与苏联的差距拉大了,现在苏联心情不但放松,而且还有了调侃的心情。

先锋-tv3爆炸后,美国取消了所有12月的先锋运载火箭发射,看来是要回去调整改进了。如果估计得没错,国会大怒之下,先锋系列火箭失宠,接下来就是美国陆军在冯·布劳恩、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奇思怪想支持下,用朱诺-1/木星-c取得成功。

苏联对美国卫星发射失败做回应了,作为率先发射人造卫星的两个国家之一,中国也要说几句话。

“主席、刘副主席说,发射人造卫星,当然是有提高军事技术的一面,但另一面,它确实代表科学进步,要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美国卫星发射失败了,他们提升导弹技术的计划落空了,我们可以稍作揶揄;但如果以后美国一直都不研究宇宙科学了,这是科学的损失,是要惋惜的。”

“这是主席的原话,文章这么写就行。老钱,我这几天得忙别的事,这篇文章就交给你来做了。”

唐华把话带到。对美国的回应文章,还是给老钱来写比较合适,毕竟现在美国航空航天界还有不少认识钱学森的人呢。

钱学森:“哎,那就是表达惋惜、对美国稍作鼓励,挖苦讽刺的话不用写太多,是这个意思吧?”

唐华:“对。”

……

“近日,美国先锋-tv3运载火箭-卫星系统发射失败,火箭全毁,卫星也受到严重损伤。”

“先锋-tv3的失利对美国的航天计划是一记重挫,美国军方籍发射卫星之机,发展弹道导弹技术对抗苏联的计划被推迟了。另一方面,美国政府已往火箭和卫星项目投入超过10亿美元,一枚运载火箭的造价超过千万,这些美国劳动人民创造的财富,也随着一声爆炸而烟消云散了。”

“对此,我只能表示十分的遗憾。希望今后美国的航天计划与航天发射都是以和平利用太空为目的,也希望美国航天领域的科学家、工程师等劳动者,不要因为一两次的挫折,而失去探索的热情与追求梦想的勇气。”

“自古至今,当人类仰望星空,总会散发出无穷无尽的想象。古代中国人从不缺遨游天际的梦想,从嫦娥奔月的传说到滕王阁序‘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的感慨,从1500年前北魏时期第一次预报月食到万户飞天,我们既在想象,也在实践;既有成功,也有失败。”

“万户是第一个想走进那片星空的人类。他把47枚火箭绑在座椅上,双手高举2只大风筝,点火发射,坠地而亡。然而,他自己这一惊世骇俗的壮举,成为了人类飞向浩瀚星际的第一步。”

“如果因为畏惧脱离大地而缩手缩脚,那么就不会有1903年莱特兄弟驾驶飞行者一号升上天空,也不会有今天人造卫星一号和前进一号叩开宇宙的大门。”

“……也如1937年,我与几位朋友在加州理工大学做的喷气推进试验。那次事故并没有让我们打消继续前进的决心,反而愈战愈勇,最终诞生了jpl,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梦想。”

“正如中国卫星的名字——前进。前进就要不畏艰险,不惧失败,前进就是在征服宇宙的道路上翻越任何阻挡你步伐的障碍,一往无前。”

“我是钱学森。我在中国,一直关注着你们,关切着你们。”

……

中南海西北侧,政协/人大会礼堂。

人造卫星胜利发射表彰大会。

参与运载火箭和人造卫星制造、试验、发射的单位:两个导弹/火箭实验基地的部队、三个弹头/载荷落区的部队、基地建设队伍、海上发射的值班舰队、航天测控雷

达站、无线电跟踪站、工业部门的76家工厂和十几个研究院所……都有代表参加表彰大会。

获得证书和奖章的都是基层干部和战士,部队获得表彰者团级以下,地方工作人员厂长以下。唐华、钱学森、乌梁素海司令员老冯、铁道兵周师长……都表示应该把这个奖励给普通干部战士。

另外,虽然没有说出名字,但还包括国防高级技术研究院下面的两个中心:弹道导弹与运载火箭研究中心与航天器研究中心。后者是1957年7月底才成立的第三个中心,成立四个月零六天之后,中心研制的卫星发射成功了。

彭老总和李复春分别给军/地先进分子颁发奖章和证书。

“前进一号走向太空,不仅是我们这些人的功劳,也是几千名中国航天人和几万名火箭和卫星的生产测试工人努力的结果。”

“在我们的背后,还有许许多多数不清的科研、技术工作者,以及更多的普通劳动者,他们同样付出了与我们一样的努力与年华,还有全国六亿人民的支持,他们才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

“在乌梁素海,有一个巴彦淖尔雷达测控站,我去过那儿一次,认识那里的老龚、栓子、小梁……雷达站一共七个人,每次换防要在百里荒无人烟的地方执勤一个月。他们没有来到会场,因为现在还需要测控站记录卫星的数据。”

“除了这些平凡而又重要的人的名字,还有很多人的名字,我甚至连绰号也不能说出来,因为他们和他们的岗位的存在,本身就是国家的秘密。”

从1954年开启的核工业建设,已经接收了4届毕业生,核心人员上百人,除了钱三强,他以下的人的身份、工作单位、所处位置都是秘密。

“几年以前,在某处,我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今天我看到的不是我一个人,而是一支征服宇宙的大军。在辉煌事业的长河里,能有诸位与我一起奔腾,我感到很荣幸。”

“下面请听《祖国不会忘记》,这首歌是为国防和航天事业千千万万的无名英雄而写的。”

这就是唐华这几天很忙的原因——每天晚上和周璇蒋英一起,调教乐队和合唱团。

“在茫茫的人海里,我是哪一个”

“在奔腾的浪花里,我是哪一朵”

“在征服宇宙的大军里,那默默奉献的就是我”

“在辉煌事业的长河里,那永远奔腾的就是我”

……

加利福尼亚,喷气推进实验室(jpl)。

苏联代表冈察洛夫在联大会议上的讲话,就像是给美国航天界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钱学森的文章是隔空喊话,文章的内容当然不是给伤口撒的盐,而是灌了一碗鸡汤。

鸡汤……

对的,这鸡汤把苏联人撒的盐冲掉了,伤口不疼了,可这鸡汤油乎乎的,糊在伤口上愈合不了啊。

“前进。前进就是在征服宇宙的道路上翻越任何阻挡你步伐的障碍,一往无前……”

喷气推进实验室主任威廉·海沃德·皮克林反复念叨了好几遍这句话,手里拿着报纸文章译稿一直不松手。

“头儿,您和钱曾经是同事?”

“确切地说,不是。”皮克林从回忆杀中返回现实,“我1944年加入jpl时,钱已离开jpl,成为传说了。他和马利纳、史密斯一样,都是史前时代的jpl成员,而我们是jpl正式注册为公司之后才加入的。”

“史密斯是道格拉斯公司的首席空气动力学工程师,马利纳主任也离开jpl,去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皮克林:“钱离开了实验室,隶属于冯·卡门直接带领的一个团队,为美国军方服务。那时候我和弗兰克·马利纳都很羡慕他。……好了,现在我们也为军方服务了。现在就像钱说的那样,让我们翻越任何阻挡步伐的障碍吧。”

法国巴黎。

jpl的另一个创始人、正式成立后的首任主任、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部主任弗兰克·马利纳也看到了钱学森文章的翻译版。

“把这翻译成法语,我要你用文学家的语言来翻译,”马利纳对秘书说,“准备刊载在教科文组织1957年的年度报告上。”

弗兰克·马利纳不但跳槽了,而且移居巴黎不回美国。他不回美国的原因,是被麦卡锡指控有通俄嫌疑。我一个祖辈都是德克萨斯乡巴佬的美国人通俄?

马利纳是个倔脾气,要是三天两头被cia和各种委员会的人骚扰提审,可能会拔枪打人,所以干脆离开美国,从此也不用烦了。

秘书浏览了一遍英文版:“写得很棒,不过他似乎是在与美国的一些朋友对话。”

“是他在美国时生活的一些朋友,这些朋友不一定仍在美国,”马利纳说,“我……就是他的那几个朋友之一。”

……

前进一号发射升空一周之后,国内各报纸的头版又刮起了一阵航天的旋风。

《中国第二颗卫星预计一月升空 现

面向全国人民挑选上星歌曲》

“‘前进一号甲’是中国发射升空的第二颗人造卫星,播放的歌曲除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不变保留外,其余12首歌曲将由读者以信件投票的方式挑选。”

“备选的歌名列表已印在本报第8版,参与投票的方式,是在你希望入选卫星曲库的歌曲上打勾,然后将第8版下半部剪下,邮寄到本报报社。”

“投票统计截止至12月31日,请读者们尽量在12月20日前寄出投票信,偏远地区读者还请根据当地邮政投递速度,再提前数天。”

几份主流全国发行的报纸的第8版下部全都一模一样,是60首歌曲的歌单。前面是革命歌曲和主旋律歌曲,后面有一些各地民歌。

第一首是由陕北民歌改编而来的《东方红》。

第二首是王莘词曲的《歌唱祖国》。

第三首是曹火星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第四首是冼星海的《保卫黄河》。

……

“赵教授,您说前进一号的辐射计失灵有两种可能性?”

卫星在放歌的循环间隙也回传观测信息,赵九章第一个从回传的信息中发现了异常。

“辐射计的数字突然变成零,大概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辐射计坏了,一种是卫星进入了一个辐射值超过它的量程的区域。”

赵九章解释自己的猜想:“鉴于卫星的辐射读数变成零是周期性的,每当在远地点,它的轨道高度大于500公里时,读数变成零,回到椭圆形轨道的近地点,它又正常了,我目前倾向于是后一种可能。”

赵老猜得很准确呢。

唐华当然知道标准答案:前进一号这是进入了围绕地球的范·艾伦辐射带,高度500~5800公里,像个洋葱,分很多个层。

嘿,什么范·艾伦辐射带,以后大概率会叫做赵九章辐射带。中国先于美国发射了卫星,也先于美国拿到了辐射数据,那么先于美国发现这个辐射带,是很顺理成章的事。

唐华:“赵老,正好了,第二枚卫星就可以验证您的这两个猜想到底哪一个正确。”

唐华在示意图上,把放在防辐射屏蔽层外的辐射计擦掉,挪到屏蔽层内,和主电路板&芯片挨在一起。这个改动几乎不会造成卫星质量变化,很小的调整。

“还好,防辐射层内还有多余的空间。……防辐射层可以阻隔99.97%的高能辐射,剩下0.03%漏网,辐射计的最小量程是可以区分0%和0.03%的。把第二枚卫星发射上天,如果防辐射层内的这个辐射计有读数,那就不是第一枚卫星的辐射计坏了,而是我们首次发现了一个高度大于500公里、环绕地球的强辐射带。”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