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59TXT > 军事 > 回到民国当小编 > 第127章,原子弹1961-1962首爆

加密计算机的研制如果溯源,最早是1952年底成立的预研小组。1953年抗美援朝和台湾战役结束,王永俊返回北京,加密计算机的研制正式启动。1954年1月华罗庚加入研制小组,半年之后,老王和老华提出非对称加密的概念。

从王永俊加入到现在,整整三年了。一台加密计算机研制了三年……还差个小尾巴。

进度慢不是因为计算机技术方面卡壳,而是王永俊对加密算法有近乎完美主义的要求。他首先是个顶级的密码破解专家,有三年的计算机破解密码经验,他来设计加密计算机,那很显然就是要绕过所有可能被抓住把柄的领域,让外人无从下手,即使用计算机破解也休想得逞。

王永俊对加密计算机的性能要求,唐华当然支持了。不但唐华支持,李刻农和总理知道后也完全支持,而且还亲自过问加密计算机的技术研发进度。

……

列宁格勒。

王永俊和苏联总参“通信数学部”的会谈持续了几天,听说已经扩展成密码破译技术的学术交流会,苏联也把压箱底的技术拿出来交流,王永俊也有不小的收获。

唐华这些天就去了趟列宁格勒。

在列宁格勒造船厂的干船坞,一万九千吨的“勒拿”号破冰船躺在里面,船身上下搭了不少脚手架,电焊的弧光此起彼伏。在干船坞附近的舾装码头,一艘体型更大的破冰船“鄂毕”号和一万四千吨的重型运输舰“合作”号甲板上的建筑拆掉了不少,岸边的重型吊机正在给两艘船更换零件。

这是苏联第二次南极远征舰队的三艘成员,正在造船厂做最后的改装,预定五个月后出发。

“1955年,我们向南极派出了米哈伊尔·索莫夫率领的第一远征舰队,1956年1月5日,舰队在南极洲法尔湾登陆,亚历山大·古塞夫率队登陆南极海岸,在南极洲建立科考站。2月13日,米尔尼站建成。”

苏联的南极科考项目由苏联科学院主持,苏联海军协作。苏联科学院南极远征项目秘书马克西莫夫和唐华在造船厂外聊苏联的南极科考计划。

马克西莫夫:“第一远征舰队建立了米尔尼站之后,我们立即组织的第二远征舰队。时间很紧,但不能不去。……第一远征队‘七月’号运输舰和米尔尼站被困,我们必须赶去救援。”

唐华:……

苏联第一远征舰队由两艘破冰船“鄂毕”号、“勒拿”号、运输舰“七月”号组成。三艘船进入南极洲周边海域,靠岸卸货,然后——“七月”号被冻上了。

两艘破冰船试图靠近“七月”号,用自己的破冰首把“七月”号附近的冰层啃开,但事实证明这办不到,只能靠近“七月”号几十米最近20米,但无法帮“七月”号把四周越积越高的冰凌清理干净。

两艘破冰船的补给也不多,看情况不对,赶紧返航,5月份抵达列宁格勒,然后马上进船坞维修改装,准备11月份带上“合作”号运输舰出航。

6月份是北半球的夏天、南半球的冬天,米尔尼站和被困的“七月”号上的船员在零下几十度的南极洲,都锁在保温住舱里吃干粮,偶尔天气好的时候能出去打两只企鹅改善生活……

唐华:“马克西莫夫同志,我记得苏联科学院的南极科考计划,最终目的是要在地磁南极点建立一个科考站。”

马克西莫夫:“正是如此,而且,我们不会因为第一次远征的意外而改变计划。第二远征舰队就携带了建立新科考站的器材,在救援‘七月’号的同时,第二远征舰队继续上陆,以米尔尼站为起点,继续深入南极洲大陆,在距离米尔尼370公里处建第一个站,然后继续深入,抵达地磁南极。但是,这就涉及到米尔尼站和新站之间的通信问题。”

唐华:“靠近地磁南极,无线电通信设备干扰很严重,但如果针对地磁场区域做抗干扰设计,那么无线电通信是可以保证的。甚至可以乐观地估计,不仅莫尔斯码电报可以正常工作,甚至可以用加大功率的通信器材进行语音通信。有线通信考虑过吗?”

“考虑过,但是370公里的通信电缆是很大的重量,第二次远征舰队不一定能够携带这些设备和电缆。”

唐华:“那么远距离抗干扰通信系统可以交给中国,我们可以安排在10月1日前送抵列宁格勒。”

在南极洲沿海的米尔尼站、深入南极洲内陆的共青团员站、建在地磁南极点的沃斯托克站,苏联南极科考从1955年开始,基本在几波远征舰队之内就搭建了自己的南极科考站体系。

唐华:“另一个事,南极科考站的能源供应是依靠柴油发电机吗?”

马克西莫夫:“那显然,只有柴油发电机可用,发电机和蓄电池组合。”

“不,科考站在夏季极昼时还有另一种能源供应方式,”唐华说,“太阳能光伏电池。”

南极科考站不错,生产出的那一小批太阳能电池太贵,放在哪使用都不划算,但现在机会来了:苏联在搞南极科考,太阳能电池就可以顺

当出手啦。

……

“匈牙利这个国家,二战时是纳粹德国的仆从国,从1941年到1945年,他们的军队都在与苏联红军作战。而且,据我所知,匈牙利军队在与苏联军队作战时的战斗意志甚至不亚于德国。二战后匈牙利的体制是在苏军的强迫下组建的,这让匈牙利人很不舒服。”

“打个比喻,匈牙利是一堆干沙,苏联无论用多大的力量,都不可能把它捏出想要的形状。”

在伦敦白金汉宫,英国外交大臣劳埃德与来访的美国国务卿约翰·福斯特·杜勒斯侃侃而谈。

杜勒斯微笑着听劳埃德分析东欧局势和北约应该采取的措施,暂时不打断劳埃德的讲话。

“匈牙利虽然在地理上位于中东欧,但本质上它是一个西欧国家。苏联非要强制把其变为苏式国家,因此匈牙利从最开始就无法接受,他们传统习惯和思维、理念及行事方式都与西方相同,因此根本不可能像其他华约国家那样顺利走下去。”

“是时候给予东欧那些卫星国额外的关注了。当再一次发生类似于东德617那样的事件时,我们只需要伸出手轻轻加一把力,就有可能让苏联的卫星国体系因此而土崩瓦解。”

“劳埃德先生,事情没有那么容易。”杜勒斯说。

“三个月前,总统先生在华盛顿的情报会议中表示,‘那些武力暂时能扼杀抗议的地方,走向自由的日子可能推迟,或许推迟10年,或许20年。’”

“那么美国是否乐于看到东欧动荡?当然,我们乐意看到那样的事情。不过,无论他们多么勇敢,手无寸铁是难以对付苏联坦克的。美国不愿意也不想介入到一场成功率为零的颠覆行动中,这是我和总统先生取得的共识。”

杜勒斯的态度很坚决,那就是不打算主动点火。

艾森豪威尔认为,与其和苏联展开卫星国的攻防战,不如在世界其他地方布局,这对美国利益更有好处。

另一个原因,那就是1956年是大选年,艾森豪威尔下半年很大的一部分精力要放在竞选上。

说到连任,这一届大选艾森豪威尔拿下连任的悬念不大,主要是经济搞得还行。1954年摆脱了朝鲜战争带来的财政紧张,1955年和1956年政府经济手段调和经济萧条,总之,这个五星上将当上总统之后,政绩都不是靠打仗而是靠内政。

……

拉美国去东欧搞事没有得逞,劳埃德略显失望,分散美国注意力没有得逞。

英国现在的麻烦一点不小,远东的殖民地在持续崩塌,不仅如此,埃及好像也要完蛋了。

1952年,一名只有34岁的埃及中校纳赛尔发动政变,法鲁克国王居然就这么被推翻了。新政府抛弃了法鲁克王朝亲西方的政策,实行阿拉伯民族主义政策,这导致了西方国家和以色列开始与埃及发生争端。

1956年,英国发现,或许它可以拉上以色列一起教训一下埃及。

1956年初,以色列和埃及的矛盾升级,埃及宣布封锁亚喀巴湾。

亚喀巴湾是红海背部的一条深入陆地的海峡,亚喀巴湾的尽头是以色列埃拉特港,而红海是印度洋的一部分,所以以色列是一个横跨两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大国。现在,这个大国通向印度洋的航路被掐断了。

为了教训埃及,英国和美国财团已经联合起来,打算宣布停止向埃及提供援助修建阿斯旺水坝。现在又把好斗的以色列拉入伙,那就可以找个机会出兵埃及了。

但是出兵埃及千万不能引起苏联和美国的过度反应,必须想个办法让苏联和美国先斗起来。

……

“中苏两党代表团在莫斯科举行会谈。”

“刘副主席表示,苏联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中心。为了社会主义的利益,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利益,我们需要站在一起,这是压倒一切的大原则、大道理,其他的争论都是小问题。”

“刘副主席向赫鲁晓夫总书记递交了主席的来信。”

实际上,赫鲁晓夫和刘副主席会谈时的话很随意,和倒苦水拉家常一样,诉说苏联在对波关系中的委屈,希望中国给他出主意,并表态支持他。

“苏联对波兰不大好讲话,你们中国好讲话,波兰同志对你们比较信任,对你们好,希望中国同志能够劝劝他们,那样对苏联、对社会主义阵营都有好处。”

不过,刘副主席下一站本就是要访问波兰的。与赫鲁晓夫的会谈结束,中苏之间明确了统一战线,接下来去东欧去干什么,就有目的性了。

在去东欧之前,还有最后一件事:签合同。

……

刘副主席和米高扬是双方代表的领头。和唐华对位的,是苏联原子能国家委员主任阿列克谢耶维奇。

气体扩散厂(二手)、核燃料元件加工厂(全新)、钚化学提炼厂(全新)。

额外赠品:三厂的图纸和工艺书,气体扩散厂除了现在这个厂的图纸外,还拿到了大型气体扩

散生产线的图纸,但是苏联表示没有精力给中国生产大型气体扩散设备。

签完合同之后,三个厂的建设就都开始启动。中国这边厂址都已选好,工厂引进定下来就开工搞三通一平。

合同签署后,气体扩散厂的旧设备也开始拆解,拆下来的气体扩散机需要清理清洗,然后打包运到中国,然后再组装。在拆设备的时候中国的工厂员工就会陆续派往苏联培训和实习。

与此同时,2座30万千瓦火电站也会在山西和内蒙兴建。

1957年8月,气体扩散厂就会整体转移到中国并组装完毕,9~10月可能就会进行试验运行。

核燃料元件加工厂今年9月下发生产计划,按照中国这边准备工作一切正常来假设的话,会在1957年11月建成。这个时间是有富余的,因为气体扩散厂从第一批六氟化铀气体送进管线,到第一股完成分离的六氟化铀235冒出来,要花两个月,如果是出武器级铀235,要花六个月。

钚化学提炼厂预计1958年1~2月建成。中国这边,542反应堆不是产钚堆,烧过后的燃料棒里面只有微量的钚239,不值得拿去提炼。

预定建造的第一座国内设计的核反应堆要到1957年2月才完工,这座石墨重水反应堆烧过的燃料棒含钚量比542堆高一些,可以试着提炼出一点钚来。但最终还是要靠真正的产钚堆提供生产原料,国内设计的产钚堆至少要1958年初才投入运行,1958年夏季可取出烧过的燃料棒。所以钚化学提炼厂的建成时间也是留有富余的。

采购合同在米高扬那边签字,刘副主席签字,阿列克谢耶维奇签字,唐华签字。双方握手。

现在,在唐华心里的原子弹首爆倒计时表,终点年份从“1965-1966”,往前跳到了“1961-1962”。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