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59TXT > 军事 > 回到民国当小编 > 第一百一十章,不简单的一小步

汉江以南,水原。

南朝鲜第一师师长白善烨已经是第二次从包围圈中死里逃生了。第一次是在云山附近,第二次是在前天。

南一师不隶属于韩国的军团,而是被编入美第1军的战斗编制内。不过这并没有为白善烨获得什么特别的好处。云山之战南一师基本本全歼,白善烨带残部逃脱之后,利用南方征募的新兵复活了南一师,驻扎在汉城附近训练磨合。可没想到才过去一个多月,联合国军就一路崩到了汉城。

当汉城的战斗打响时,南一师又毫无悬念地被顶在最前,成了炮灰部队。

幸好第8集团军从汉城撤出时,还给白善烨的部队也留了撤退的时间,南一师剩下的四千人还能过桥抵达水原。

“在最坏的情况下,我们要做好撤往日本的准备。”

美第1军的作战会议,军长米尔本也是刚得到上级的指示,现在脸色很难看。

第一军下辖的其他部队,美25师、英27旅和29旅、土耳其旅的指挥官也高兴不起来,但白善烨的心情比他们几位可沮丧多了。因为老白是韩国人啊。要是撤往日本,那说明韩国要做流亡政府了,他这个南一师的师长,大概率也成光杆司令了。

“朝鲜半岛……就这么沦亡了吗?”两行热泪从白善烨脸颊留下,他哽咽着说,“总统他……不,我们是不会屈服的,一定会在这里战斗到底!”

米尔本只是无动于衷地看了白善烨一眼,过一会说道:“根据司令部的命令,我们今天制定继续撤退的方案。我们要从水原撤到平泽、安城。”

……

“新的第8集团军指挥官代号fx,这个人是谁?……公开新闻报道没有出现他才名字,可能只是时间还赶不及,能不能查阅最新的东京报纸、广播?或许已经有记者采访了他。中将这个级别的军官,现在美国陆军的合用之才也就那么几个,克里滕贝格、李奇微、约翰·霍奇……”

“噢,这个是我们情报的滞后,苏联已经从美国获得了第一手情报,昨天刚刚转发给我们。”李刻农起来说道,“华盛顿的消息,新任第8集团军司令是马修·李奇微。”

唐华点了点头。目前来说,最合适的顶替沃克的人选,基本上就只有李奇微,没啥悬念。

“李奇微二战时先是担任第82空降师师长,参加了诺曼底登陆,后来升任第18空降军军长,战后在几个地方挂过职,1949年当了陆军副参谋长。这个人的作战风格是精明、谨慎,二战时他的上级克拉克中将对他的评价很高。美国高层把李奇微调到朝鲜来,除了考虑到他作战精明和谨慎的风格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希望有一个能更忠实地执行华盛顿的指令的高级军官来统管朝鲜作战的美军,而不是和麦克阿瑟穿一条裤子的小跟班。李奇微在华盛顿这个美国权力的核心中枢当了一年多的陆军副参谋长,所以是能够坚决执行美国高层指令的合适人选。”

主席和总理听唐华和李刻农说话,也在观察唐华。总理元旦晚上在清华和唐华一起看的激光“表演”,不过从头到尾都没有说抗美援朝的事。主席就差不多有一个月没见了。现在唐华精神状态不错,情报研判背景分析blabla的说个不停。嗯,应该是不闹情绪了。

“彭叶从朝鲜发来了几封电报,现在前线指战员有一些不正常的的乐观情绪。”总理继续说朝鲜和志司的事,“前三个战役,西线的部队打得都比较顺利,在一线指战员甚至不少师团级指挥员中较普遍地产生了轻敌速胜的思想,认为美国人不经打,还说什么一管牙膏用完之前,就能把美国人赶下海。彭总在电报里表示,前线现在面临着很多困难,一方面我方后勤运输的困窘仍未解决,部队的伤亡减员一直没得到补充,还有相当多的美军部队未能歼灭,他们的重兵集团仍在,另一方面,联合国军向南撤退,战线逐渐缩短,兵力集中了,防线比以前牢固了,我们穿插进攻没那么容易。”

“彭、叶对我方和敌情的分析是正确的。速胜观点要不得。还有,前几天人民日报的社论我看了,话说得不太好。在宣传朝鲜的胜利时,应估计到还有艰苦的斗争,不应对战局做不合实际的评论,把最后的胜利利说得很容易。”

主席话是这么说,心里其实也在矛盾。现在不但如彭总所言,一线部队开始出现轻敌速胜思想,苏联也出现了。斯大林连发了两次电报,说志愿军占领汉城好好好,太好了,赶紧加把油,把美军赶下海去。罗申大使也三天两头来问。苏联总参谋部也发电问中国下一阶段作战计划是什么样的,要不要帮忙一起参谋参谋。

要是把美军赶下海那么容易,你苏联空军咋不先试试把美国空军赶出朝鲜上空呢,到现在还只在安东到清川江几十公里方圆的地区上空巡逻……

“苏联方面,对朝鲜战局也有一些乐观情绪。哦对了,苏联还转发了很多美国国内情报汇总,”总理拿起李刻农递来的一叠资料,“美国国内现在闹得不可开交,很多个城市爆发了反战游行,我们转交给罗伯逊的反战歌曲已经传唱开了,美国各城市的军

警都出动上街镇压反战活动,发生了不少暴力冲突。美国政府还是要不顾民意,一意孤行啊。”

“……”听到罗伯逊的歌流行开来的消息,唐华不由得微笑。

这当然首要原因是志愿军前两次战役给美军的打击大大超过了历史上的战斗,阵亡和被俘人数大约多了两倍,美国国内,士兵和军官的家属发现自己家人再也联系不上了,邻居朋友同事之间相互一问,不得了,到底在前线死了多少人?这就闹起来了。

其次……也不要忽视反战文化的催化作用。

苏联情报体系收集的美国国内情况还挺详细,凡是发生暴力冲突的地方,苏联特工都悄悄去踩点了,一个城市一个城市逐个介绍。

在芝加哥,上千人举反战牌子上街。

在纽约,两千多人上街抗议卷入朝鲜战争,抗议加税。

在杰克逊市,上街游行的平民还发生了内讧,黑人和白人在游行队伍里互相掐了起来,直到警察要冲散人群,游行队伍才终于达成了内部的和平,白人和黑人分开两支队伍各自举牌。朝鲜战争中美军是黑人白人隔离编制,有一整个黑人团,在第二次战役中被敲掉了不少,这些黑人大多数是来自密西西比州的。

在奥克兰,这个40万人口的海滨城市有上万市民上街,围住市政厅要求停止战争。一部分市民切断了铁路线,聚集在车站抗议美国政府继续向朝鲜增兵;部分市民则在港口,包围码头、破坏设备,阻止军舰靠港,要拦截运兵到港口上船的车队。维持秩序的警察朝天开枪警告,奥克兰市民无动于衷,警察最后冲入人群用警棍和手铐大开杀戒,前后抓了一百多人。

等等,增兵?上船?

唐华站起来,在会议室里四处翻找,找出一张美国地图。

“主席、总理,苏联方面提供的情报汇总的这一张,说奥克兰市市民在抗议美国向朝鲜增兵,市民还试图还拦截从军营运送军队到码头上船开往朝鲜的车队。这里头有文章!”

唐华把地图钉上墙,把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市圈了起来,在圈里写上“美步40师”。

“奥克兰是美步40师的驻地。40师二战时在太平洋战场作战,日本投降时它就驻扎在韩国。1946年4月7日40师回到美国,同时宣告解散。50年9月1日重建,师长是丹尼尔·赫德尔森少将。重建40师是美国陆军为应对朝鲜战争爆发而做的准备工作的一部分,是为了万一朝鲜战争规模无限扩大,或是世界其他地区出现战争威胁时美国还有兵可用。现在,美步40师要来朝鲜了。”

唐华继续翻苏联的情报汇总,这回他每一条情报都不放过,全都细看。

“宾夕法尼亚州的印第安镇堡,这是美国陆军的一个训练中心,有新近参军的士兵的家属在报纸上买版面批评战争……”

“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同奥克兰有相似的码头冲突。这里附近驻扎的是美步45师,在波尔克堡军事基地。这个师1946年裁军时被改组为国民警卫队,朝鲜战争爆发后重新恢复美步45的番号,它的重建时间比美步40师还早,8月份就恢复了。”

美步45师二战时倒不是在太平洋战区作战,而是在欧洲。参加过西西里岛战役、萨勒诺战役,打过安齐奥,44年8月从法国上岸打到德国头像。和战功相比,45师更多的知名度来自两次杀俘,第二次杀俘是在著名的达濠集中营,攻占集中营的45师官兵看见满地的尸体,义愤填膺之下把抓到的德国看守全部突突了,而下令开枪的军官经法庭审判后宣告无罪。

唐华再确认了一下两条情报标记的日期,推算这两个步兵师启程前往朝鲜的日期。新奥尔良是12月23日,奥克兰是12月25日。从新奥尔良到朝鲜要绕一下巴拿马运河,从奥克兰是直接跨过太平洋就可。唐华在世界地图上画了两条线,分别从新奥尔良和奥克兰指向朝鲜。

“按运输舰的启程日期计算,美军这两个师三万多人会在1月底抵达朝鲜。假设美军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各项工作,他们可能会在2月初重新发动进攻,向汉城反击。”

唐华讲完,会议室又重回安静状态。总理从唐华手中把情报汇总又拿了过去,戴上眼镜静静地看情报。主席刚才已经点燃了一支香烟,烟雾缭绕中眼睛直盯着世界地图。

没有人再说话。

不仅主席和总理内心波澜惊起,此时此刻,唐华表面虽然还一如既往安静,心中却也是惊涛大浪,拍岸巨响。

苏联情报系统应该靠谱吧?

这种难度不高的基本国情情报的收集,克格勃应该不会出错吧?

从这些情报窥视美军调动,冷战以来各国总结出来的这套开源情报分析的基本方法,也不会有错的。

还有什么环节遗漏的吗?

好像没了。

所以,美步40师、45师增援朝鲜的判断,是正确的。

所以,唐华自穿越以来,第一次用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而不是靠历史预知,完成了对美军增援朝鲜

部队番号的判断。

这一小步实在是不简单……

yeah。

……

“主席,总理,”深呼吸了几次,唐华让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

“这其实也不奇怪,美国政客是不会容忍出现完全丢失朝鲜这样一个前所唯有的大失败的。在朝鲜损兵折将,他们必定会用更多的部队填补进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