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59TXT > 军事 > 民国合伙人 > 第124章:关中农场扩大

第124章:关中农场扩大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们来说,土地的亩产基本在一百多斤不到两百斤左右的样子,即便是素有民国黄金时代之称的1931年至1934年,山东地区的平均亩产分别是:小麦146斤、大麦152斤、高粱204斤、大豆177斤、谷子223斤、玉米184斤、地瓜1416斤。

由这些粮食的产量,又能推断出当时人们的主食,乃是以地瓜、高粱、玉米等杂粮为主,特别是地瓜,耕种随便,产量颇多,乃是缓解人口饥饿的重要食物。

虽然关中农场公司的这二十万亩地都明显是大丰收,但就算如杨虎诚这般的大人物,也不敢想象亩产竟然能达到五百五十斤的大丰收!

这个数字已经是往年他们丰收时的三倍之多了!

“你们不会计算错了吧?”杨虎诚的第一反应就是有人在糊弄自己。

宋琦云干脆拉着杨虎诚来到称量点,让杨虎诚自己称量。

杨虎诚也是二话不说,挽起袖口,一麻袋一麻袋的在称上亲自丈量,然后用笔记录每个麻袋的重量,相加起来之后,真的得到了五百五十斤的数字。

“杨将军觉得很不可思议吗?”杨虎诚挠头的时候,刘青山走到了他的身后,轻轻笑着。

见杨虎诚转头,刘青山继续说道:“在美国和欧洲,他们有很多平原,都像关中农场公司一样经营,用机械翻新土地,用机械播种,用施肥,还有成套的自动浇水设置,再加上化肥,别说玉米亩产五百五十斤,就是水稻和小麦也能亩产五百五十多斤,甚至更多!这,就是机械化生产,这就是科学生产!这,才是现代化耕作应该产出的产能!”

虽然和亩产三千斤的杂交水稻比不了,但经过人工精心的育种、科学系统化的耕作,化肥的使用,使一般的水稻达到亩产五六百斤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在刘青山的那个后世,除了杂交水稻外,普通的水稻就是这样一代代的精心育种,也达到了亩产一千两百多斤的水平。

现在杂交水稻的技术不行,育种优良水稻也需要时间,但是对本地的优质水稻进行简单的人工挑选和科学系统的耕作,再加上化肥的使用,把亩产从一百多斤提升到五百斤并不是太大的困难。

真正困难的,是这个乱世。

经过自己亲自称量,确定亩产没错后,杨虎诚那张粗厚的老脸,忽然流泪了。

他看着手里饱满的玉米,呢喃道:“要是前几年能有这么好的粮食,何至于饿死那么多人!”

刘青山听闻,陷入沉默。

天灾面前,就算当时有现在规模的关中农场公司,也救不了全省一千万的灾民,除非全国能真正完成统一,政令通达,这样,在陕西受灾的第一年,就有全国各地的物资和粮食支援到位,就算未来两三年陕西连续大旱,在国家的以工代赈下,也不至于,饿死那么多人。

“接下来,是种植小麦吗?”杨虎诚询问道。

“嗯,接下来是冬小麦,玉米收成之后,玉米杆是很好的原料,可以做成畜牧业饲料,我们公司已经在农场旁边新建了一处牧场,少量圈养了一些肉猪和牛羊作为第一批实验对象,然后更多的饲料我们可以低价出售给周围的农民,玉米全部收获完需要一周左右,然后是翻新土地,种植冬小麦,来年六月的时候,这里又会是一片金灿灿的丰收景象!”刘青山展望着未来,向杨虎诚介绍着。

“每亩地五百五十斤,那么这一次总共收获多少斤玉米?”相比明年六月才能看到的丰收,杨虎诚更在意今年的玉米丰收。

一旁的宋琦云带着计算完成的本子说道:“将军,预计农场总收入一万万斤玉米,折合五万五千吨!这里面有四成是我们的,也就是两万两千吨玉米。”

在最初的合作规划里,杨虎诚代表陕西省政府以土地入股,占比百分之四十,安布雷拉公司以技术和设备以及资金入股,占比百分十六十,并且种出来的粮食,陕西省政府有优先购买权。

这就是刘青山和杨虎诚的合作,当然,为了避免西安事变后被蒋委员长薅羊毛,关中农场公司的合伙人是杨虎诚个人。

玉米在这个时代作为主食,可以烹饪的方法有很多,简单点的就是把玉米碾压成粉末状,然后就可以随意蒸煮或煎烙。

而这次收获的一万万斤粮食可以供一百万人节约点吃两个月了。

杨虎诚拉着刘青山的的手走到一边,向他打探起来,如果要买这剩下的三万三千吨粮食,需要付出多少,当然前提是他手里,包括陕西省政府里也没有多少钱。

刘青山想了想,干脆提出了几个要求,分别是再买入一批土地扩展农场业务,然后准备在渭水北岸的咸阳开几个小工厂,比如化肥厂、饲料厂、五金厂、拖拉机厂等。

这批玉米就给杨虎诚代为销售,他作为关中农场的合伙人,另一个股东,是把玉米低价卖给陕西省政府还是换取土地,都没关系,反正关中农场也没有亏损。

杨虎诚自然明白这是刘青山

给他的人情,也大大方方的认领了下来,拍着胸口承担了土地扩展业务和接下来的一系列工厂的土地和开办程序,当然他也会以个人资金入股这些工厂获得一部分股权。

这样有着陕西最大的地方军阀入股,其他人就不敢打这些工厂的注意了。

杨虎诚也计算起来,有关中农场作为粮食供应商,旱灾也结束了一年多了,接下来只需要让百姓们休养生息,预计这两年就能恢复过来。

刘青山另外还向杨虎诚提出,有土地的农民可以以土地的方式入股关中农场,通过集体劳作的方式运作这些连起来的大块土地,公司出肥料、种子、机械耕具,农民只需要给农场打工,不仅能获得土地产出的三成,还能农场还包吃包住。

以前关中农场刚在三县扎根下来的时候,要用土地入股的方式招一个农民很难,大家都舍不得土地,所以缺人的时候都是用银元直接招人。

现在农场玉米亩产五百五十斤的爆炸消息很快就会传遍整个关中平原,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很快就会变得划算起来,五百五十斤玉米的三成,也就是181斤玉米,而外面普通农家自己耕作的话,亩产能有150斤都是大丰收了!还要交农税。

这样算下来,进入农场简直就是天大的划算啊!

小农思维的农民们很轻松地就算出了哪种方式最适合他们自己,所以接下来反而是关中农场需要挑选入股农民了。

最好是能把土地连成一片的农民。

至于地方上的地主和氏族阶级,关中农场背后是安布雷拉公司这个‘洋人企业’和杨虎诚将军,哪个都不是他们惹得起的,暂时还闹腾不起来。

等过个四五年,嘿嘿。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