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59TXT > 历史 > 民国不求生 > 第五十四章 日本革命党

如果包括地方公安部队和赤卫队的民兵的话,那么林淮唐制订的对日作战计划,就是要在中日两国打一场彻彻底底的、总体战性质的全面战争以前,要将东北地区的红军兵力扩充到百万规模。

百万红军出关。

这样大规模的军事调动,在中国历史上也是自隋炀帝三征高句丽以来所再未出现过的大阵仗。

对鸭绿江另一侧的日本人来说,中国在“满洲”地区这几年来不断加强的军事存在,当然也就成为了另一种可怕的压力。自两年前的青岛战争日军以明治军兴以来最为耻辱的结局败退以后,日本军队内部就充斥了一股暗流涌动的不满情绪。

这种愤慨的怒火在各种有心人的组织和宣传之下,正朝着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发展——

其一,便是日军军人们将仇恨的目标锁定为中国,上上下下都以“中日再战”作为枕戈待旦的目标,同时也把中国这个竞争对手作为近年来日本国内社会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的原因所在,通俗来讲,那便是“责任全在中方”;

其二,那就是革命的潮流,毕竟中国自晚清以来积贫积弱数十年,短短二十年前的日清战争就还曾实力远不如今天的帝国军队轻易击败,可是实行共和革命以后不过数年,中国便能在青岛击败帝国军队,足可以说明民主国远胜于君主国,要使日本文明开化、富国强兵,便应该效仿幕末志士、维新先贤在日本国内推行“二次革命”。

这两派军人都以“爱国志士”标榜自诩,只是从维护日本政府统治的角度来看,前者当然更受到政府和军部的公开支持,后者这群“革命党”则不可能不受到相对严厉的压制。

实际上,若非以西园寺公望等开明元老为首的护宪派力量保护,日本国内的革命力量恐怕早就要遭到军部的血腥镇压了。

欧战爆发以来,战争景气刺激了日本本土工业经济的发展,恢弘的近现代重工业在大大增强了日本国力的同时,也使得日本农村经济日益凋敝,更多破产农民被迫进入城市做工,过上朝不保夕的生活,北海道的农民卖儿鬻女,南九州的渔夫在蟹工船上苦役至死,土佐的蚕工被近代化工厂挤压得破产。

还有无数穷苦人家的子弟进入军队以后,却赫然发现军队高层无不穷奢极欲,华族和资产家们在大城市里纵酒高歌,享受着日本国力增长带来的好处,平民的日子却并不比战前好到哪里去!

特别是驻扎在旅大关东洲和鸭绿江南侧朝鲜殖民地的驻屯军军人。

本来军部是为了对抗中国红军在“满洲”地区的不断增兵,才把大量常备师团调到大连和朝鲜驻守。可这些日本军队到了毗邻中国的殖民地以后,却很快发现就在仅有一江之限的中国大地上,社会党人正在东北进行着开天辟地一般的社会革命。

从关内地区涌向东北的穷苦农民,很快就得到了面积惊人的黑土地作为自家田地;无数红军战士投身水利和铁路建设;国营农场和大工厂拔地而起,工人的工作时长和薪水待遇都比日本本土的血汗工厂好得多……

在日本本土也就算了,在朝鲜和旅大的这些驻屯军不可能不受中国革命的影响。更别提那些悄悄潜入“满洲”地区执行军事地理策划任务的日军参谋部的间谍们,他们本来都是日本最优秀的军官,往往都能讲一口流利的北京官话,有些人还同时掌握好几种中国各省的方言,以假乱真不在话下,可他们到东北执行间谍任务时,却总能发现中国正以日新月异的惊人速度发展着,贫农和工人的生活条件更是已经超过了日本本土。

当然,相对而言,东北的资产家、商户老板、知识分子、地主和工厂主的生活水平,就远不能同他们在日本的同行相提并论。

但日军军人多数都出身农村,他们最感同身受也最受震动的,当然还是中国贫农和工人生活的改善。

这样,本来被大隈重信政府和军部视为根本的中国驻屯军,反而成为了日本国内“革命党”势力最快速发展的基本盘之一。

结果,便是导致了今年震惊日本军政界的“寺内正毅刺杀事件”。

寺内正毅为长州藩士出身,曾参加过幕末的戊辰战争,也镇压过西南战争的士族起义军,甲午战争时任大本营运输通信部长官,此后又历任参谋本部第一局长、陆军教育总监、陆军士官学校校长、参谋次长、陆军大臣等要职,是日本陆军首领山县有朋公爵最属意的继承人。

在山县有朋眼里,寺内正毅的才干和地位甚至比他的关门弟子、担任过日本首相的桂太郎还要突出。

但就在今年,正担任朝鲜总督一职的寺内正毅竟然在平壤视察铁路时,遭到朝鲜红军刺杀,和伊藤博文一样,在刚出火车站的时候就被朝鲜红军派出的志士用炸弹炸死。

寺内正毅被朝鲜人当场炸死身亡,彻底打乱了山县有朋对于他身后事的安排,也使得此时由日本陆军主导的大隈重信内阁顿失外援,海军派和护宪派趁机反攻倒算,大有利用政潮夺回权力的趋势。

由于寺内正毅在朝鲜一贯深居简出,他的出行被视为军方的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