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59TXT > 历史 > 民国不求生 > 第三十二章 外蒙建省

在林淮唐结束蒙疆经略使的任职以后,当时纵横外蒙古平定了库伦叛乱的红军草原骑兵也紧随其后南下。此后草原骑兵部队在解放战争中又大放异彩,纵横长城内外,席卷西北,以一师之力撬动了整个大西北战局,最后还联合陕军等地方武装吃掉了段芝贵兵团这样一支北洋军的大部队,对红军解放西北地区立下了莫大功劳。

解放战争结束以后,西北兵团的多数主力部队都被调到山东附近整训备战。像胡景翼指挥的红军第一骑兵师就在两次胶东战役中接连击破日军骑兵部队,又一次在对外国战的战场上大放异彩。

但西北地区特别是内外蒙古大量卫戍部队的南调、东调,也就导致了红军在内外蒙古、陕西、宁夏、甘肃等西北边陲省份的力量大幅削弱。

尤其在内外蒙古地区,伴随着关内地区一系列土地革命和清匪反霸运动的展开,不少反动分子和叛乱武装在红军铁腕镇压下于关内地区无处可走,只好逃亡关外。

他们和内外蒙古地区的一些马贼合流以后,就使林淮唐经略蒙疆以来逐渐安定下来的西北边疆形势重新动荡了起来。

直到反干涉战争结束以后,林淮唐才腾出手来,从关内地区又抽调了一批红军赴塞上剿匪,跟着东三省和大西南地区也纷纷展开剿匪运动,一口气从1915年年初剿到现在1917年年初,整整两年时间,大量红军战士披荆斩棘、饮冰卧雪,这才重新巩固了中央革命政府对内外蒙古地区的控制力。

去年,在西北国大委员会副主任马福祥的提议下,中央革命政府又把甘肃省一分为三,宁夏、青海分别独立建省,并且补选了当地的国大代表。

这股边疆建省风潮,很快也扩散到了蒙古地区。

在广义上的内蒙古地区,清末民初时本来就已经设置了绥远、察哈尔和热河这三个特别行政区,但还没有建立起比较正式的行省建制。

在马福祥的建议下,经全国国大委员会和中央革命政府的批准,热察绥三特区也分别独立建省。但在外蒙古地区,在解放战争胜利以后,红军才在库伦和乌里雅苏台两地驻有少量卫戍部队,地方上依旧不时有分裂武装冒头叛乱,这次为了应对俄国革命可能给边疆地区造成的动荡和混乱,中央又从热察绥三省调兵进入外蒙地区,顺道的另一个任务,就是要彻底解决边疆的设省问题。

有过去林淮唐经略蒙疆的基础在,红军要彻底控制外蒙地区难度其实不大。设省的建制规划,则是以全国国大内一些蒙古族国大代表的要求为准,将外蒙古地区参照热察绥三省的旧例,西部划为科布多省,下辖科布多和乌梁海等地区,东部则划为库伦省。

虽然国大代表是按人口选出,但多设省份,还是可以增加蒙古族国大代表在全国国大上的话语权,所以蒙古族的同胞们当然更支持目前的热察绥库科五省方案。

但和内外蒙古地区比起来,新疆虽然早在左宗棠入疆平叛时即已设置行省,但现在的形势却比蒙古五省复杂得多。

最起码的一点,红军早在解放战争以前即已踏足外蒙,但直到如今还只有很少数的红军部队驻扎在靠近甘肃省西部的哈密等地,尚没有任何一支红军的大部队驻扎过迪化等城市,更不要提伊犁和南疆地区了。

辛亥革命时,新疆革命党人杨缵绪、冯特民、李辅黄、李梦彪等人为响应辛亥革命,在伊犁发动武装起义,成立了伊犁军政府。但后来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伊犁军政府也逐渐被旧官僚出身的杨增新篡夺实权,新疆军政大权从此落入老官僚杨增新的手里。

民初时新疆各地割据势力繁杂,当年跟随左宗棠部湘军进入新疆发展的哥老会势力首先被杨增新以银弹战术瓦解,哈密的割据势力也被杨增新用哄骗的办法消灭。

当林淮唐经略蒙疆之时,也曾经有一部分库伦叛军在沙俄政府的支持下攻入阿尔泰地区,杨增新率部抵御库伦叛军,也为国家统一立下一定功劳,但同时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但中央政府的社会革命政策开始波及西北地区之时,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地许多遭到政府打击的反动劣绅纷纷逃向新疆,投入到杨增新的羽翼庇护之下,这样杨增新又成为了阻碍国家统一和社会革命的割据势力。

在河西走廊通往东疆的必经之路上,有一个地名叫做星星峡,星星峡并非峡谷,而是隘口。当年林则徐遭贬由此入疆,后来左宗棠则是怀揣当年林则徐绘制的新疆地图,率6万湖湘子弟,由星星峡入疆收复西北边陲的失地。

如今在林淮唐的命令下,又有一支红军部队踏上了西向的征途,成千上万的红军骑兵和大量马车、火车都聚集在星星峡附近。

在反干涉战争中正面击溃了日军骑兵的西北红军头号战将胡景翼,现在又担负起了率军西进,巩固中央对新疆省控制的重大任务。

除了胡景翼以外,马福祥的儿子马鸿宾也跟在红军西进的队伍里。马福祥一系的马家军部队不同于坚决和中央作对的甘马、青马,积极响应中央政策,也接受了社会党派出的政治委员全面改编,已经从一支封建家

族军阀部队转型为了真正的革命军队。

胡景翼的另一位副官邓宝珊少年时曾应募新疆新军,投入新军标统杨缵绪部下,被指定为士兵中的司书。1910年时邓宝珊经新军协统部书记官金伯韬介绍,与伊犁同盟会负责人冯特民相识,得以加入同盟会。

辛亥革命时新疆新军发起伊犁起义,革命军与清军协统王佩兰的部队在伊犁以东精河、沙泉子一带展开了激战。邓宝珊属右翼攻击部队,战斗中指挥官不幸阵亡,邓宝珊当即挺身而出代理指挥,守住了阵地,又率部迂回到敌人后方实行突袭,一举击溃清军。此役结束,邓宝珊因作战英勇和献策奏功受到嘉奖,调升为参谋。

只是杨增新在袁世凯支持下上位以后,千方百计分化和镇压伊犁革命力量,革命党人冯特民、李辅黄等惨遭杀害,邓宝珊也上了缉捕名单。他感到在伊犁已势难立足,这才设法从沙俄领事馆取得护照,经霍尔果斯取道西伯利亚,绕经东北、京津等地返回甘肃故里,依靠早年间和胡景翼认识的关系,投入了红军的怀抱。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