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59TXT > 历史 > 民国不求生 > 第一百四十四章 巧电事件

三更求月票、求推荐、求打赏!

===

1912年1月4日,滦州起义失败,起义军由滦州乘火车直扑天津,次晨与清军战于雷庄,因寡不敌众失败,王金铭、施从云等烈士死难。

当天傍晚,英、美、德、法、日等国驻华军队司令官开会,借口滦州新军起义,决议向京奉铁路京榆段沿线派驻军队:北京至杨村驻英军366名,杨村至北塘驻法军44名,北塘至唐山驻德军94名,唐山至滦州驻美军200名,滦州至山海关驻日军599名。

次日法国外交部照会驻法俄使,表示法国将支持俄国在中国北部之特权利益扩张至北满,并至蒙古、新疆。

1月5日,南京临时政府林淮唐等人力争不可以后,依旧发表了《对外宣言书》,声明:

凡革命前清廷与各国所订条约、所借外债、所认赔款及让与各国或个人之种种权利,民国政府均予以承认和保护。

但同盟会的这一举动,似乎并没有在列强公使团中引起热烈的反响来。虽然英国、日本均表示了中立于中国革命以外的立场,但也因此表示不会在财政上对临时政府进行任何援助。

迫于财政的压力,1月8日南京临时政府发行了定额一亿元的《中华民国军需公债》,但实际仅销售出约七百万元,同北伐军庞大的军需费用相比,始终入不敷出。

同时正在上海进行的和谈会议,也由于南北双方无法确定将来国会的开会地点,而陷入僵持局面。就在此时,康有为突然编撰了《共和政体论》一文,重新鼓吹“虚君共和”,并在北京《正宗爱国报》重新恢复连载,一股阴霾的氛围,正悄然浮现。

1月8日当晚,孙中山在日本的老朋友犬养毅前往临时大总统府找到了孙中山,并转达日本政府希望南京临时政府推进君主立宪政体的方针,他还建议孙中山联合岑春煊及康有为等立宪派旧官僚来共同对抗袁世凯,但遭到孙中山的拒绝。

日本政府态度上的突然变化,此时已经引起一小部分人的警觉,正在南京担任临时政府陆军部部员的中国社会党党员沙淦等人,即向蚌埠发出密电,提醒林淮唐等人事情正在起变化。

1月17日,南京临时政府外交总长王宠惠于是日要求美国承认中华民国,均未得到回复。这天隆裕太后又一次召集近支宗室召开御前会议,奕劻、傅伦主张接受共和,其他王公亲贵皆表示反对,争论极为激烈,隆裕太后不得已只能选择等到袁世凯的意见。

同样是在这天,清军留在山西的第三镇余部,攻占大同。山西民军坚守大同,已达四十多天,由于弹尽粮绝,不得已弃城转移,继续向绥远等地活动去,清军陷在山西的兵力得以获得更大的灵活机动空间。

1月18日,孙中山召开内阁会议,决议清帝退位条件,决议通过伍廷芳和张謇的关系,向袁世凯表示意见:清帝逊位并弃让所有大权,临时首都不得设在北京,袁世凯非俟列强承认共和政府及民国建设完全之后,不得干预临时政府事务。

孙中山请伍廷芳把清室退位及皇室优待条件,转告给北方的和谈代表唐绍仪,并通过上海商务总会等团体转告张謇。然而就在这一天,不仅张謇闭门谢客,而且就连此前谈和态度非常积极的唐绍仪,也称病没有再参加南北双方议和的谈判会议。

直到18日的夜间,南京临时政府诸公收到林淮唐从蚌埠前线总部发来的急电时,才恍然大悟,明白了北军使团态度发生骤然变化的原因何在。

“……蚌,迭接烟台来电,北军约有外国军队对山东相行干涉,今日晨德国军队密布莱州,烟台民军遭此突袭,相继溃散……蓝总司令已负伤,悉传闻商旅长为外人所俘,情势紧迫,且胶济线火车运输军需甚忙。保护铁路之兵除外人军队外,尚有北军行踪,此举是否违反条约尚未可知……

……以上各种均属显背信约。虽订明停战,竟无效力,应请代表迅电北军,饬违约进扎之兵立即撤退,并电各界以求同仇敌忾之情……

切盼立即电复,林淮唐,巧。”

由于在林淮唐的巧电发出以前,南京临时政府方面对于山东正在发生的一桩剧变毫无察觉且没有丝毫掌握情况,所以他们只能依赖于林淮唐发挥回的这份密电,不久伍廷芳也巧电为材料向唐绍仪发出质询。

一月十八日的早晨,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场被南方舆论称为“巧电事件”的突然袭击,在其发生以前,并非绝无预兆。蚌埠总部方面也不是完全没有预计到德国人可能进行的干涉,就在一方面军的主力部队逼近济南的同时,无论是蚌埠总部还是第一师政治部方面,都向基层革命官兵发去了大量简单的德文标语,并要求各部在向济南方向展开时,预留警惕胶济铁路方向的预备兵力。

只是这些提前进行预防的措施,主要集中在济南以南的一方面军和二方面军中展开。对于先锋队力所不能及的四方面军,一切只要依赖于蓝天蔚的个人判断。

很显然,有着“北洋士官三杰”美誉的蓝季豪,关

键时刻并没能挽救四方面军无数同志的生命。

一月十八日的早晨,四方面军带走的烟台全部主力武装,已行进到了莱州西南方向的昌邑县一带。昌邑县南方不远处,就是胶济线上重要的潍县车站,四方面军主力同胶济铁路潍县车站的距离,缩短到了仅有三十公里左右的距离,这和德军宣称的沿线二十公里距离的护路区已经极为接近。

而且胶济铁路在潍县处,铁路向东南绕了一个大弯,在约20公里处设置了坊子站,从筑路的角度看,这显然是不合理、不经济的路段,一向严谨的德国人之所以如此“失算”,是因为他们盯上了当时中国的第三大煤矿——坊子煤矿。

中德签订《胶澳租借条约》仅一个月后,德国人便来到坊子购地凿井 ,探煤取样。第二年的10月,华德矿务公司成立,在胶济铁路尚未修到坊子的情况下,德国人已经开始建井采煤,至今约开采了三百万吨煤矿,已占到全中国煤炭产量的三分之一强。

德军原在煤矿附近就驻扎有护路和护矿的军队三百余名,他们侦察到四方面军已行军到距离潍县车站直线距离仅约三十公里的地方以后,立刻就让随军的德国和奥匈帝国记者伪造拍摄了大量照片,宣称中国叛军侵犯胶济铁路,因此德国人才做出了合理的反击。

四方面军在全无准备之中,总计不过四千多人的革命队伍,即遭到了德军近三千人武装蓄谋已久的突然袭击。

起初蓝天蔚还以为德军只是要求四方面军远离胶济铁路,因此并没有第一时间做出武装对抗的准备,而是派遣四方面军旅长商震前往德军中,向其表示了革命军友善的态度。

结果商震却遭到德军扣压,一场实力对比完全不对称的碾压性战斗旋即爆发。

德军通过火车运输来了许多大口径火炮,其密集的火力在中国战场上只能以震撼人心来形容。毫无心理准备的四方面军遭此突然轰击,全军顿时陷入巨大的混乱之中,蓝天蔚被德军火炮的弹片击伤,四方面军主力在一个上午即便德军完全击溃。

此后陆陆续续有数百人逃回烟台,谢葆璋才获知了山东北伐军遭到德国人蛮横干涉的事实真相。他立刻去电蚌埠,把四方面军惨痛的遭遇与教训汇报给总部。

虽然林淮唐等人心中对德国人可能以外交辞令干涉北伐军继续前进有所心理准备,可即便是做了最坏打算的张云逸等人,也从未想到过,德军居然会做此大规模的直接干涉,震撼心理,可想而知。

如遇断更,未更新,可到新站www.yumitxt.com()查看最新内容。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